養牛業是全球農業產業的基石,負責生產全球消費的大量肉類、乳製品和皮革產品。 然而,這個看似不可或缺的部門也有其陰暗面,會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每年,人類消耗驚人的 7,000 萬噸牛肉和超過 1.74 億噸牛奶,因此需要大規模的養牛業。 這些業務在滿足對牛肉和乳製品的高需求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退化。
養牛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首先是用於牛肉生產的土地使用規模龐大,佔全球土地使用和土地使用轉換的約 25%。 全球牛肉市場每年價值約 4,460 億美元,以及更大的乳製品市場,凸顯了該產業的經濟重要性。 全球有 9.3 億到超過 10 億頭牛,養牛業的環境足跡是巨大的。
美國的牛肉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緊追在後的是巴西,並且是第三大牛肉出口國。 美國牛肉每年的消費量就達到約 300 億磅。 然而,養牛業對環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任何國家的邊界。
從空氣和水污染到水土流失和森林砍伐,養牛業對環境的影響既直接又深遠。 養牛場的日常運作會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包括牛打嗝、放屁和糞便中產生的甲烷,以及肥料中的一氧化二氮。 這些排放導致氣候變化,使養牛業成為溫室氣體最大的農業來源之一。
水污染是另一個關鍵問題,因為糞便和其他農場廢物會透過養分徑流和點源污染污染水道。 「過度放牧」和「牛蹄的物理影響」加劇了土壤侵蝕,進一步導致土地退化,使其更容易受到養分徑流的影響。
由於需要清理土地建造牧場,導致森林砍伐,加劇了這些環境問題。 砍伐森林不僅將儲存的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也消除了原本可以固碳的樹木。 森林砍伐的雙重影響顯著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並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威脅著無數物種的滅絕。
雖然養牛業在養活全球人口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其環境成本卻驚人。 如果消費習慣和農業實踐不發生重大改變,對我們星球的損害將繼續升級。 本文深入研究了養牛業對環境造成的各種危害,並探討了減輕其影響的潛在解決方案。
每年,人類消耗 7,000 萬噸牛肉和超過1.74 億噸牛奶。 這是大量的肉類和乳製品,生產它們需要很多很多的養牛場。 不幸的是,養牛業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如果我們的消費習慣沒有重大改變,這種情況將會持續下去。
飼養牛主要是為了生產肉類和乳製品,儘管許多養牛場也生產皮革。 雖然許多品種的牛被歸類為乳製品生產者或牛肉生產者,但也有適合兩者的“雙用途品種” ,並且一些養牛場既生產牛肉又生產乳製品。
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養牛對環境有害,以及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養牛業概覽
養牛是一門大生意。 全球約 25% 的土地利用和 25% 的土地利用轉換是由牛肉生產所驅動的。 全球牛肉市場每年價值約 4,460 億美元,全球牛奶市場價值幾乎是兩倍。 任何一年,全世界的牛數量都在 9.3 億到 10 億多頭。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生產國,巴西緊追在後,美國也是第三大牛肉出口國。 美國的牛肉消費量也很高:美國人每年消費約300億磅牛肉。
養牛業對環境有何危害?
養牛場的日常運作會對空氣、水和土壤造成許多破壞性的環境後果。 這主要是由於乳牛的生物學特性和它們消化食物的方式,以及農民處理牛的廢物和糞便的方式。
除此之外,養牛場在建成之前就對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為為了給養牛場騰出空間,大量的林地被破壞。 這是這個方程式的關鍵部分,因為以牛為主導的森林砍伐本身就會對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但讓我們先來看看養牛場運作的直接影響。
養牛直接造成的空氣污染
養牛場以多種不同的方式排放多種不同的溫室氣體。 牛的打嗝、放屁和排泄物都含有甲烷,這是一種特別有效的溫室氣體; 一頭牛每天82 磅糞便每年產生264 磅甲烷 養牛場使用的肥料和土壤會排放一氧化二氮,而牛糞中含有甲烷、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溫室氣體「三巨頭」。
每年產生的溫室氣體比任何其他農產品都也就不足為奇了
養牛直接造成的水污染
由於糞便和其他常見農場廢棄物中含有毒素,養牛業也是水污染的主要來源。 例如,許多養牛場將牛的糞便用作未經處理的肥料。 除上述溫室氣體外,牛糞還含有細菌、磷酸鹽、氨等污染物。 當肥料或施肥的土壤流入附近的水道(這種情況經常發生),這些污染物也會流入附近的水道。
這被稱為養分徑流或擴散源污染,當雨、風或其他因素無意中將土壤帶入水道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比任何其他牲畜物種產生更多的養分徑流和隨之而來的水污染 養分徑流與土壤侵蝕密切相關,我們將在下面討論。
相較之下,點源污染是指農場、工廠或其他實體直接將廢棄物倒入水體中。 不幸的是,這在養牛場也很常見。 全球河流中多達25% 的點源污染
養牛直接造成的水土流失
土壤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它使人類的所有飲食(植物和動物飲食)成為可能。 土壤侵蝕是指風、水或其他力量將表土顆粒分離並將其吹走或沖走,從而降低土壤品質時發生的情況。 當土壤被侵蝕時,它更容易受到上述養分徑流的影響。
儘管一定程度的土壤侵蝕是自然現象,但人類活動,特別是畜牧業,大大加速了土壤侵蝕。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過度放牧。 通常,牛場的牧場在牛的廣泛放牧後沒有時間恢復,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壤會受到侵蝕。 此外,牛的蹄子會侵蝕土壤,尤其是當一塊土地上有很多牛時。
養牛場造成土壤侵蝕的第三種方式我們將在下面討論,因為養牛場與更大的森林砍伐現象交織在一起。
森林砍伐如何使養牛業對環境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養牛場的所有這些直接環境影響已經夠糟糕的了,但我們也必須先考慮到使養牛場成為可能的所有環境破壞。
生產牛肉需要大量土地——準確地說,約佔地球上所有農業用地的 60% 全球牛肉產量翻了一番,這在很大程度上是透過破壞性的森林砍伐行為實現的。
毀林是指永久清除林地並將其改作其他用途。 約90% 的森林砍伐是為了為農業擴張讓路,尤其全球森林砍伐的最大 2001年至2015年間,超過4500萬公頃的林地被砍伐並改造成牧場——是任何其他農產品用地面積的五倍多。
如前所述,這些牛牧場本身就造成了巨大的環境破壞,但為了建造這些農場而造成的森林砍伐可能更嚴重。
森林砍伐造成的空氣污染
森林砍伐的核心是砍伐樹木,而砍伐樹木會在兩個不同的階段增加溫室氣體排放。 僅憑存在就能從大氣中捕獲碳並將其儲存在樹皮、樹枝和根中。 這使得它們成為降低全球氣溫的寶貴(而且免費!)工具——但當它們被砍伐時,所有二氧化碳都會釋放回大氣中。
但損害還不止於此。 以前的森林地區沒有樹木,這意味著原本被樹木吸收的大氣二氧化碳仍然留在空氣中。
結果是,森林砍伐既會導致碳排放量(樹木最初被砍伐時)一次性增加,也會因樹木的缺失而導致碳排放量永久持續增加。
據估計,20% 的溫室氣體排放是熱帶地區森林砍伐造成的,而 95% 的森林砍伐都發生在熱帶地區。 這種情況如此糟糕,以至於傳統上一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二氧化碳封存源之一的亞馬遜雨林面臨著成為碳排放量超過其儲存量的「碳匯」的危險。
森林砍伐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
砍伐森林的另一個後果是生活在森林中的動物、植物和昆蟲的死亡。 這就是所謂的生物多樣性喪失,它對動物和人類都構成威脅。
光是亞馬遜雨林就擁有超過三百萬種不同物種,其中包括十幾種只能在亞馬遜地區找到的物種。 每天導致至少 135 個物種滅絕,亞馬遜地區的森林砍伐還可能導致另外 10,000 個物種滅絕,其中包括近 2,800 種動物物種。
物種滅絕速度大大加快的時期 在過去 500 年裡,整個屬的滅絕速度比歷史平均快 35 倍,科學家將這種發展稱為「生命之樹的毀壞」。 地球過去曾經歷過五次大規模滅絕,但這是第一次主要由人類活動造成的滅絕。
地球上許多相互關聯的生態系統使這個星球上的生命成為可能,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破壞了這種微妙的平衡。
森林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
如前所述,養牛場經常僅因其日常運作而侵蝕土壤。 但當養牛場建在森林砍伐的土地上時,效果可能會更糟。
當森林轉變為牧場供放牧時,就像在砍伐森林的土地上建立養牛場一樣,新的植被通常不會像樹木那樣牢固地固定在土壤上。 這會導致更多的侵蝕,進而導致營養物質徑流造成更多的水污染。
底線
可以肯定的是,養牛業並不是唯一一種環境成本高昂的農業類型,因為幾乎所有形式的畜牧業都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這些農場的農業實踐污染了水、侵蝕了土壤並污染了空氣。 使這些農場成為可能的森林砍伐也帶來了所有這些影響,同時也殺死了無數的動物、植物和昆蟲。
人類消耗的牛肉和乳製品數量是不可持續的。 世界人口正在成長,而世界林地正在萎縮,除非我們認真改變我們的消費習慣,否則最終將不再有森林可供砍伐。
注意:此內容最初發表在SensientMedia.org上,可能不一定反映了 Humane Foundation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