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项开创性的研究阐明了动物交流的复杂世界,揭示了非洲大象拥有通过独特的名字互相称呼的非凡能力。 这一发现不仅强调了大象互动的复杂性,而且也凸显了动物交流科学中广阔的、未知的领域。 随着研究人员继续深入研究不同物种的交流行为,令人惊讶的发现正在出现,重塑了我们对动物王国的理解。
大象只是一个开始。从具有独特群体口音的裸鼹鼠到蜜蜂表演复杂的舞蹈来传达信息,动物交流方法的多样性令人震惊。 这些发现甚至适用于海龟和蝙蝠等生物,它们的发声挑战了之前关于听觉交流起源的假设,而蝙蝠的声音争议揭示了丰富的社会互动。 即使是通常被认为冷漠的家猫,也被发现表现出近 300 种不同的面部表情,这表明其社会结构比之前认识的要复杂得多。
本文探讨了这些令人着迷的发现,深入研究了每个物种如何沟通的细节,以及这些行为揭示了它们的社会结构和认知能力。 通过这些见解,我们对动物之间错综复杂且常常令人惊讶的互动方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让我们一睹交流本身的进化根源。
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非洲象之间有名字,并通过名字互相称呼。 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因为很少有生物具有这种能力。 这也提醒我们,在动物交流科学,我们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 但我们每天都在了解更多,最近关于动物交流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真正令人惊奇的结论。
根据新证据重新评估其交流方法的众多动物之一 让我们看一下该研究以及其他一些研究。
大象互相使用名字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大象没有彼此的名字,它们的交流也会令人印象深刻。 喉部的声带产生持续的低频隆隆声(称为次声波)来相互交谈 人类听不到这种声音,但大象可以从 6 英里多一点的地方听到这种声音,科学家相信,这就是多代母系大象群保持凝聚力并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的方式。
但他们用独特的名字互相称呼的这一发现是一个潜在的重要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语言如何在大脑中进化。 据科学家所知,只有少数其他动物会互相使用名字——长尾小鹦鹉、海豚和乌鸦等等——而且它们是通过模仿彼此的叫声来做到这一点的。 相比之下,大象似乎能够独立地为其他大象起名字,而不会模仿其他大象的叫声,这是一种除了人类之外的动物此前从未拥有过的能力。
裸鼹鼠有口音

即使它们看起来不像外星人,裸鼹鼠仍然是地球上最奇怪的生物之一。 代谢果糖而不是葡萄糖而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生存长达 18 分钟,而这种能力通常是植物所具备的。 它们具有极高的疼痛耐受性,几乎完全对癌症免疫,也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们不会因年老而死亡。
但尽管有这些奇怪之处,最近的研究发现,除了体毛相对较少之外,裸鼹鼠确实与人类至少有一个共同点:口音。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知道裸鼹鼠会通过鸣叫和吱吱声来相互交流,但 2021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口音,并且鼹鼠可以根据另一只老鼠的口音来判断它们属于哪个群体。 任何特定殖民地的口音都是由“女王”决定的。 “一旦她去世并被取代,殖民地就会采用新的口音。 万一孤儿鼹鼠幼崽被新群体收养,它们会采用新群体的口音。
蜜蜂通过舞蹈进行交流

“摇摆舞”听起来像是 TikTok 的潮流,但它实际上是一个行业术语,指的是蜜蜂相互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当觅食的工蜂发现可能对巢穴有用的资源时,她会通过以“8”字形反复绕圈并在前进时摇摆腹部来传达这一信息。 这就是摇摆舞。
这种舞蹈的性质很复杂,可以向其他蜜蜂传达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蜜蜂摇摆的方向表明了相关资源的方向。 然而,直到最近,科学家们还不知道摇摆舞是蜜蜂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还是它们从同类中学到的能力。
事实证明,答案是两者兼而有之。 2023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蜜蜂在年轻时观察长辈跳摇摆舞 这意味着蜜蜂学会以与人类大致相同的方式相互交流。研究表明,如果婴儿在一岁之前没有听到足够的口语,他们将在余下的时间里与口语作斗争。他们的生活。
海龟发现发声的开始时间比科学家想象的要早

海龟:不是那么会说话。 至少,直到几年前,当时苏黎世大学的一名博士生开始为其宠物乌龟录制音频。 很快他也开始记录其他种类的海龟——事实上超过 50 种——并发现它们都用嘴发出声音。
这对科学界来说是个新闻,因为此前人们认为海龟是沉默的,但这也带来了更大的发现。 早期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发声本身在多个物种中独立进化,但是当该研究更新以解释海龟时,它发现发声实际上起源于单一物种(叶鳍鱼Eoactinistia foreyi ) - 并且它其出现比之前认为的早一亿年。
蝙蝠倾向于争吵

果蝠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生物,它们生活在巨大的群体中,因此它们善于相互交流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直到最近,科学家们才开始解码蝙蝠的发声,事实证明,它们比以前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在分析了近 15,000 种不同的蝙蝠声音后,研究人员发现,单个发声可以包含有关发声蝙蝠是谁、发出发声原因、发声蝙蝠当前行为以及呼叫的预期接收者等信息。 蝙蝠不像大象那样互相使用“名字”,而是使用相同“单词”的不同语调来表示它们正在与谁交谈——有点像对老板和父母使用不同的语气。
研究还发现,当蝙蝠说话时,它们通常是在争论。 科学家们能够将超过 60% 的蝙蝠发声分为四类之一:关于食物的争论、关于栖息空间的争论、关于睡眠空间的争论以及关于交配的争论。 后一类主要是雌性蝙蝠,它们拒绝潜在追求者的求爱。
猫有近 300 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人们通常认为猫面无表情、反社会,但 2023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在一年的时间里,研究人员记录了洛杉矶一家猫咖啡馆的 53 只猫的互动情况,对它们的面部动作进行了细致的编目和编码。
他们发现,猫科动物在相互交流时会表现出 26 种不同的面部动作——张开嘴唇、下颌下垂、耳朵扁平等等——而且这些动作以各种方式相互结合,创造出多达 276 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作为比较,黑猩猩能够表达 357 种不同的表情。)
研究人员进一步确定,猫彼此表现出的表情中,45% 是友好的,37% 是攻击性的,18% 是模棱两可的。 事实上,猫的多种表情都是友好的,这表明它们比以前想象的更具社会性。 研究人员怀疑它们在驯化过程中从人类那里继承了这些社会倾向
底线
关于世界上许多物种如何相互交流,我们仍然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并且某些形式的动物交流与我们相距甚远,以至于我们很难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与它们建立联系。
但同样,研究发现动物的交流方式与我们的交流方式并没有太大不同。 就像裸鼹鼠一样,我们根据来自哪里有不同的口音。 就像珊瑚石斑鱼一样,当机会到来时,我们会召集朋友去抢食。 就像蝙蝠一样,当我们不感兴趣时,我们会对攻击我们的人进行猛烈攻击。
我们对动物交流的了解逐年增长,一些人认为这些知识最终可能会导致更严格的动物福利法。 在《福特汉姆法律评论》2024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两位教授认为,能够向人类传达复杂情感和想法的动物——或者换句话说,我们能够解码和解释其交流信息的动物——应该获得额外的法律保护。
“[这些保护]不仅会改变法律与非人类实体互动的方式,”作者写道,“而且还会重新定义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培育一个更能反映智能生命多样化形式的法律和道德框架在我们的星球上。”
注意:此内容最初发表在SensientMedia.org上,可能不一定反映了 Humane Foundation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