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戲團、動物園、海洋公園和賽馬業等實踐中,利用動物為人類提供娛樂早已成為常態。然而,在這種奇觀的背後,卻隱藏著痛苦的現實:野生動物被囚禁在非自然的圍欄中,被迫接受強制訓練,喪失本能,並經常被迫重複性地做出除了供人類娛樂之外毫無意義的行為。這些條件剝奪了動物的自主性,使它們承受壓力、受傷,壽命也縮短。
除了倫理影響之外,依賴動物剝削的娛樂產業也延續了有害的文化敘事——向觀眾,尤其是兒童,灌輸動物主要作為人類使用品而非具有內在價值的有意識生命而存在的觀點。這種將圈養正常化的做法滋生了人們對動物痛苦的漠視,並破壞了培養跨物種同理心和尊重的努力。
挑戰這些做法意味著要認識到,對動物的真正欣賞應該來自於在自然棲息地觀察它們,或透過合乎倫理的、非剝削性的教育和娛樂形式。隨著社會重新思考與動物的關係,擺脫剝削性娛樂模式成為邁向更富同情心的文化的一步——在這種文化中,快樂、驚奇和學習不是建立在痛苦之上,而是建立在尊重和共存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