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姆(Brandon Keim)的《認識鄰居》:對動物的同情心

2016 年底,亞特蘭大停車場發生的一起涉及加拿大鵝的事件引發了人們對動物情緒和智力的深刻反思。 這隻鵝被車撞死後,它的伴侶在三個月內每天都會回來,進行一場看似悲傷的守夜活動。 雖然鵝的確切想法和感受仍然是個謎,但科學和自然作家布蘭登·凱姆在他的新書《認識鄰居:動物思維和⁣超越人類的世界中的生活》中指出,我們不應該迴避將複雜的情緒歸因於動物,例如悲傷、愛和友誼。 凱姆的研究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證據的支持,這些證據將動物描繪成⁤聰明、情感豐富、具有社會性的生物‌—⁣「恰好是人類的同胞」。

凱姆的書深入研究了支持這一觀點的科學發現,但它超越了單純的學術興趣。 ⁤他主張⁣對我們如何看待野生動物以及如何與野生動物互動進行道德革命。 凱姆認為,鵝、浣熊和蠑螈等動物不僅僅是需要管理的族群或生物多樣性的單位; 他們是我們的鄰居,值得擁有⁢法律⁤人格、政治代表權、對他們生命的尊重。

這本書挑戰了⁢傳統的環境運動,傳統的環境運動通常優先考慮物種保護和生態系統健康,而不是個體⁢動物福利。 Keim 提出了一種新的範式,將對個別動物的關注與現有的保育價值結合。 他的寫作通俗易懂,並且對這些想法的潛在影響充滿了謙虛的好奇心。

凱姆⁣在馬裡蘭州⁤郊區開始了他的探索⁢,儘管人類占主導地位,但那裡卻充滿了動物生命。 他鼓勵讀者想像他們遇到的生物的想法,從建立友誼的麻雀到透過發聲協調遷徙的海龜。 他斷言,每隻動物都是一個“人”,認識到這一點可以改變我們與野生動物的日常互動。

這本書也解決瞭如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政治體系中尊重野生動物的實際和哲學問題。 凱姆引用了政治哲學家蘇·唐納森和威爾·基姆利卡的有影響力的著作,他們建議將動物納入社會審議。 ‍這種激進的想法並不是全新的,因為⁤許多⁣原住民傳統長期以來一直強調與其他生物的相互關係和責任。

「與鄰居會面」不僅呼籲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動物,而且呼籲採取不同的行動,倡導制度變革,其中包括⁢動物參與政治決策過程。律師,甚至在城市議會和聯合國中擁有代表權。

透過將科學證據與富有同情心的觀點結合,凱姆的書邀請讀者重新思考他們與動物世界的關係,倡導更包容和尊重的共存。

2016年底,一隻加拿大鵝在亞特蘭大停車場被一輛汽車撞死。 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裡,他的伴侶每天都會回到那個地方,坐在人行道上,進行某種悲傷​​而神秘的守夜。 我們不知道這隻鵝到底在想什麼——她對失去的鵝有什麼感受。 但是,科學和自然作家布蘭登·凱姆,我們不應該害怕使用悲傷、愛和友誼等詞彙。 事實上,他寫道,越來越多的證據將許多其他動物描繪成聰明、情感和社會性的動物——「碰巧不是人類的同胞」。

這些證據構成了凱姆新書《認識鄰居:超越人類世界中的動物思維與生活》。 但對凱姆來說,雖然動物思維科學本身很有趣,但最重要的是這門科學意味著什麼:我們與野生動物關係的道德革命。 鵝、浣熊和蠑螈不僅僅是需要管理的種群、生物多樣性的單位或生態系統服務的提供者:它們是我們的鄰居,有權享有法人資格、政治代表權和對其生命的尊重。

將動物視為個體意味著什麼

傳統的環保運動主要關注物種保育和整體生態系統健康,而較不重視個別動物福利(有些例外)。 但越來越多的生物學家野生動物記者和哲學家認為,我們需要一種新的方式來思考野生動物。 有時,這會導致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和動物權利殺害非本地物種等道德問題上。

然而,凱姆對衝突的興趣不如對可能性的興趣。 他不想拋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健康的舊價值觀,而是以對個人的關注來補充它們,而不僅僅是瀕危或有魅力的人。 他的書簡單易懂,心胸寬廣,帶著謙虛的好奇心寫下這些想法可能會引導我們走向何方。 「動物融入我們的自然倫理……是一個未完成的項目,」他寫道。 “這個任務就落到了我們身上。”

凱姆在這本書的開頭遠離了我們通常所說的“荒野”,他遊覽了馬裡蘭州的一個郊區,“這裡既由人類主導,又充滿了動物的生命。” 他不是簡單地命名和識別他所看到的無數生物,而是要求我們想像它們的想法,想像它們是什麼樣的。

我們了解到,年輕的雄性麻雀會與特定的個體建立友誼,與它們的朋友共度時光並住在附近。 剛孵出的小鴨似乎掌握了相似和不同的概念,通過了對七個月大的人類來說很難的測試。 海龜發聲「是為了協調遷徙和照顧幼崽」。 米諾魚有記憶,青蛙可以數數,束帶蛇有自我意識,能夠將自己的氣味與其他蛇的氣味區分開來。

「你遇到的每一個生物都是一個,」凱姆寫道,這句話的含義可以讓下午的散步變得活躍起來:那隻蜜蜂心情好嗎? 那隻棉尾兔正在享受她的青草大餐嗎? 湖上的天鵝甚至可能在「投票」——研究表明,大天鵝在起飛前會開始鳴叫,只有當鳴叫達到一定頻率時才會離開。

然而,凱姆不僅希望我們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野生動物;他也希望我們能夠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野生動物。 他想改變我們在個人和機構層面上的行為。 這包括將其他動物納入政治決策中——“我們人民也應該包括動物。”

他闡述了政治哲學家 Sue Donaldson 和 Will Kymlicka 頗具影響力的方法,他們是 2011 年出版的《動物園城:動物權利的政治理論》一 凱姆解釋說,在他們的框架中,雖然只有狗和雞等家養動物才能獲得完全公民身份,但郊區的麻雀和松鼠也應該「在社會審議中值得考慮和一定程度的代表」。 這意味著「為了運動或方便而殺死[野生動物]是不公正的; 污染、車輛碰撞和氣候變遷的危害也是如此。

如果這些想法聽起來很抽像或不可能,凱姆強調這種信任並不新鮮。 許多原住民傳統也強調與其他生物的相互關係和責任,在條約和決策中代表動物。 凱姆寫道,從長遠來看,“沒有動物代表是一種失常。”

這種反常現象可能正在改變:例如,紐約市設有市長動物福利辦公室,在市政府內倡導家養動物和野生動物,提倡無肉星期一,在醫院提供植物性膳食,並讓城市停止殺戮公園裡的鵝。 凱姆寫道,更具推測性的是,有一天我們可能會看到動物監察員、國家資助的動物權利律師、市議會的動物代表,甚至是聯合國動物大使。

雖然凱姆沒有詳細討論這一點,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政治上代表動物可以改變我們與農場、實驗室和幼犬加工廠的圈養動物以及自由生活的動物的關係。 畢竟,養殖動物的認知和情緒也很複雜,狗和貓也是如此——如果我們要尊重野生動物的多樣化需求和興趣,我們也必須關注馴養動物的思想。 凱姆本人讚揚老鼠的美德,能夠進行精神時間旅行和利他行為——正如他所說,如果我們應該保護它們免受滅鼠劑的侵害,我們也應該保護研究實驗室中關押的數百萬隻老鼠。

新動物權利倫理的實用性

作家布蘭登凱姆 (Brandon Keim) 一邊讀著他的書《與鄰居見面》,一邊用一隻山羊輕輕推著書。
圖片來源:布蘭登‧凱姆

本書的其餘部分概述了尊重野生動物的道德在實踐中可能會是什麼樣子。 我們遇到了布拉德·蓋茨和其他野生動物控制者,他們將囓齒動物和浣熊視為不僅僅是“害蟲”,並使用非致命方法來促進共存。 正如蓋茲所強調的那樣,我們應該首先優先考慮將野生動物趕出人們的家,在衝突發生之前預防衝突。 但浣熊很難智勝:有一次他發現一隻浣熊媽媽學會了操作電子車庫門開啟器,每天晚上用它去尋找食物,然後在早上之前將其關閉。

在本書的後面,我們參觀了華盛頓特區的城市野生動物醫院,該醫院照顧那些可能因汽車而成為孤兒、被其他動物襲擊或被自行車撞到的城市動物。 城市野生動物組織不像一些野生動物團體只關注瀕臨滅絕或受威脅的物種,而是接納各種各樣的動物,從林鴨到松鼠和閉殼龜。 當凱姆在繁忙的道路上遇到兩隻脆弱的小刺蝟時,凱姆反思了這種方法的差異:「我需要幫助兩種特定的野生動物——不是種群,不是物種,而是在我手中顫抖的生物——而沒有一個保護組織……可以提供太多幫助。” 事實上,乍一看,城市野生動物組織的努力每年只能幫助少數動物,這似乎分散了人們對更實質保護措施的注意力。

但是,根據凱姆和他採訪的一些專家的說法,這些看待動物的不同方式——作為需要保護的物種,以及作為需要尊重的個體——可以相互促進。 學會照顧某隻鴿子的人可能會以一種新的方式欣賞所有鳥類的生活。 正如凱姆所問,“一個不認為孤獨野鴨值得照顧的社會真的會保護生物多樣性嗎?”

野生動物苦難的哲學問題

這些舉措在照顧城市和郊區野生動物方面是一個有希望的先例,但在涉及更荒野的地區時,爭論可能會更具爭議性。 例如,美國的野生動物管理主要靠狩獵來資助,這讓動物保護人士非常懊惱。 凱姆推動一種不依賴殺戮的新典範。 但是,正如他所記錄的那樣,反狩獵措施常常會引起強烈的反對。

凱姆也挑戰了對待非本地物種的主流方法,即將它們視為入侵者並消除它們,通常是致命的。 在這裡,凱姆也堅持認為我們不應該忽視動物作為個體,並建議並非所有入侵者都對生態系統有害。

也許這本書中最具爭議性的討論出現在最後一章,凱姆不僅考慮了野生動物生活的好處,也考慮了壞處。 凱姆借鑒倫理學家奧斯卡·奧爾塔的研究成果,探討了大多數野生動物事實上都非常悲慘的可能性:它們挨餓、患病、被吃掉,而且絕大多數都無法繁殖。 哲學家布萊恩·托馬西克聲稱,破壞野生棲息地可能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可以讓未來的動物免於充滿痛苦的生活。

凱姆認真對待這個論點,但受到倫理學家希瑟·布朗寧的啟發 野生動物生活中的所有樂趣 「探索、關注、學習、觀察、移動、行使能動性」可能存在固有的樂趣,也許只是簡單地存在——有證據表明,有些鳥類喜歡歌唱本身。 事實上,凱姆這本書的一個主要收穫是,動物的心靈是充實而豐富的,不僅僅包含痛苦。

凱姆承認,雖然我們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了解痛苦還是快樂占主導地位,但這些棘手的辯論不應阻止我們此時此地採取行動。 他講述了一次幫助兩棲動物安全過馬路的經歷,陶醉在「與青蛙或火蜥蜴接觸的那一刻」。 他的書名是認真的:這些是我們的鄰居,不是遙遠的或陌生的,而是值得照顧的關係。 “我能拯救的每一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的一縷光芒,是生命天平上的一粒沙。”

注意:此內容最初發表在SensientMedia.org上,可能不一定反映了 Humane Foundation的觀點。

評價這篇文章

植物性飲食生活方式入門指南

探索簡單的步驟、巧妙的技巧和有用的資源,讓您輕鬆自信地開始植物之旅。

為何選擇植物性生活?

探索選擇植物性飲食的強大原因—從更健康到更環保。了解您的食物選擇為何真正重要。

對於動物

選擇善良

為了地球

生活更綠色

對於人類

健康就在您身邊

採取行動

真正的改變始於日常的點滴選擇。今天就行動起來,保護動物,守護地球,並創造一個更友善、更永續的未來。

為什麼要選擇植物性飲食?

探索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背後的強大原因,並了解您的食物選擇真正重要。

如何轉向植物性飲食?

探索簡單的步驟、巧妙的技巧和有用的資源,讓您輕鬆自信地開始植物之旅。

閱讀常見問題

找出常見問題的明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