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世紀以來,休閒和商業捕魚一直是人類文化和生計的基本組成部分。 然而,在湖畔寧靜的魅力和港口熙熙攘攘的活動之中,還有一個不太明顯的方面——與捕魚活動相關的福利問題。 雖然魚類和其他海洋動物的福利經常被環境影響的討論所掩蓋,但仍值得關注。 本文探討了休閒和商業捕魚活動所引起的福利問題。
休閒釣魚
休閒釣魚是一種為了休閒和運動而進行的活動,是全世界數百萬人廣泛參與的活動。 然而,人們認為休閒釣魚是一種無害的消遣,這掩蓋了對所涉魚類的福利影響。 休閒釣客中常見的捕捉後釋放的做法可能看起來無害,但它們可能會給魚帶來壓力、傷害,甚至死亡。 使用帶刺的魚鉤和延長戰鬥時間會加劇這些福利問題,可能會造成內傷,並削弱魚在釋放後進食和躲避掠食者的能力。

為什麼「抓了就放」的捕魚方式不好
捕撈放生通常被吹捧為一種保護措施或促進「永續」釣魚的娛樂活動,但實際上是一種充滿道德和福利問題的做法。 儘管捕撈有其所謂的好處,但捕撈放生會對魚類的生理和心理造成重大傷害。
捕撈和釋放捕魚的主要問題之一是魚在捕獲和處理過程中經歷的嚴重的生理壓力。 研究一致表明,被捕獲後釋放的魚會出現壓力荷爾蒙水平升高、心率加快和呼吸困難的情況。 這種壓力反應可能非常嚴重,甚至會導致魚死亡,即使在被放回水中後也是如此。 雖然有些魚可能看起來毫髮無傷地遊走,但壓力造成的內傷和生理紊亂最終可能是致命的。
此外,捕撈放生的方法會對魚類造成額外傷害。 魚經常深深地吞下魚鉤,這使得釣魚者很難在不造成進一步傷害的情況下將魚鉤取出。 試圖用手指或鉗子強行取出魚鉤可能會導致魚的喉嚨和內臟撕裂,從而導致不可逆轉的損害並增加死亡率。 即使成功去除魚鉤,處理過程也會破壞魚身體上的保護層,使它們一旦放回水中就容易受到感染和捕食。
此外,捕撈和釋放的捕魚行為可能會破壞魚類族群的自然行為和繁殖週期。 長時間的戰鬥和反覆的捕獲事件會使魚類精疲力盡,從而將寶貴的能量從覓食和交配等基本活動中轉移出去。 這種對自然行為的干擾可能會對水生生態系統產生連鎖效應,可能導致捕食者-獵物動態和族群結構的不平衡。
從本質上講,捕撈和釋放捕魚使偽裝成運動或保護的傷害循環永久化。 雖然目的可能是盡量減少對魚類族群的影響,但現實情況是,捕撈後釋放的做法往往會導致不必要的痛苦和死亡。 隨著我們對魚類福祉的理解不斷發展,我們必須重新評估我們的休閒捕魚方法,並優先考慮更道德和人道的做法,尊重水生生物的內在價值。
商業捕魚
與休閒捕魚相比,商業捕魚是由利潤和生計驅動的,而且通常規模較大。 商業捕撈活動雖然對全球糧食安全和經濟生計至關重要,但也引發了重大的福利問題。 其中之一就是兼捕,即無意中捕獲海豚、海龜和海鳥等非目標物種。 兼捕率可能高得驚人,每年導致數百萬動物受傷、窒息和死亡。
商業捕魚所採用的方法,例如拖網和延繩釣,可能會對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帶來巨大的痛苦。 尤其是拖網捕撈,需要沿著海底拖動巨大的網,不加區別地捕捉其路徑上的一切。 這種做法不僅破壞了珊瑚礁和海草床等重要棲息地,也使捕獲的動物遭受長期壓力和傷害。
魚被捕獲時會感到疼痛嗎?
由於神經的存在,魚會經歷疼痛和痛苦,這是所有動物的共同特徵。 當魚被鉤住時,它們會在掙扎逃脫和呼吸時表現出恐懼和身體不適的行為。 一旦被移出水下棲息地,魚類就會因缺乏必需的氧氣而面臨窒息,導致鰓塌陷等令人痛苦的後果。 在商業捕魚中,從深水突然過渡到水面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傷害,可能會因壓力的快速變化而導致魚的魚鰾破裂。

漁具傷害野生動物
無論採用何種方法,漁具都會對魚類和其他野生動物構成重大威脅。 每年,釣魚者都會無意中傷害數以百萬計的鳥類、海龜、哺乳動物和其他生物,他們要么吞下魚鉤,要么被魚線纏住。 廢棄漁具的後果留下了一系列使人衰弱的傷害,動物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野生動物恢復者強調,廢棄的漁具是水生動物及其棲息地面臨的最緊迫的危險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