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物倡議領域,組織經常面臨戰略和道德困境:是鼓勵漸進式變革還是推動更徹底的變革。改變他們的行為?
最近的研究透過檢視福利主義與廢奴主義訊息的影響來深入研究這個問題。 福利主義組織主張在動物保護方面做出微小的改進,例如改善生活條件和減少肉類消費。 相較之下,廢奴主義團體拒絕對動物的任何使用,認為漸進式的改變是不夠的,甚至可能使剝削正常化。和環保主義的努力,其中溫和派和激進派經常在最佳選擇上發生衝突。
由 Espinosa 和 Treich (2021) 進行並由 David Rooney 總結的一項研究探討了這些不同的訊息如何影響公眾的態度和行為。 法國的參與者接受了調查,了解他們的飲食習慣、政治信念和對動物消費的道德觀。 。
研究結果表明,這兩種類型的信息都會導致支持肉類的觀點略有下降。的意願。 有趣的是,那些接觸廢奴主義訊息的人比那些沒有收到廢奴主義訊息的人更不可能做出這些支持動物的行為。
研究確定了兩個關鍵效應:信念效應,衡量參與者對動物消費看法的變化;以及情緒反應效應,衡量他們對行動呼籲的抵制。 雖然福利主義訊息產生了輕微的正面影響,但由於情緒抵觸加劇,廢奴主義訊息卻導致了顯著的負面影響。
這些發現表明,雖然溫和和激進的訊息都可以改變人們對肉類消費的信念,但它們並不一定會轉化為更多的親動物行為。 這種對公眾對宣傳訊息反應的細緻入微的理解可以為動物權利組織的前進提供更多有效的策略。
摘要:大衛魯尼| 原始研究作者:Espinosa, R. 和 Treich, N. (2021) | 發布日期:2024 年 7 月 5 日
動物權益保護組織經常在策略和道德上在鼓勵微小改變或促進激進改變之間做出選擇。 哪些更能有效說服大眾改變他們的行為?
動物權益倡導組織通常被描述為“福利主義者”或“廢奴主義者”。 福利組織尋求以較小的方式改善動物保護,例如鼓勵改善生活條件和減少肉類消費。 廢奴組織拒絕一切使用動物的行為,認為微小的改進還不夠,甚至可能讓動物剝削看起來更容易被接受。 作為回應,福利主義者認為公眾將拒絕廢奴主義者所呼籲的徹底改變。 這有時被稱為「強烈抵制效應」或抵制——當人們感到受到評判或認為自己的選擇受到限制時,他們會更多地參與受限制的行動。
動物權運動與包括女性主義和環保主義運動在內的其他社會運動一樣,由溫和派(即福利主義者)和激進派(即廢奴主義者)組成。 未知的是這些方法在說服公眾改變行為方面有多有效。 這項研究考察了福利或廢奴主義訊息對對照組的影響。
法國的參與者首先接受了一項線上調查,詢問他們的飲食、政治信念、對警察或政客等機構的信任、政治活動水平以及對動物消費的道德看法。 在幾天後的現場會議中,參與者玩了一場三人遊戲,每個玩家一開始就收到 2 歐元。 玩家被告知,該集團每向公益項目投資十美分,每位玩家將獲得五美分。 玩家也可以選擇將 2 歐元留給自己。
比賽結束後,參賽者被分成三組。 一個小組收到了一份描述對動物造成傷害的文件,該文件以福利主義的方式得出結論。 第二組收到了一份相同的文件,其結論是主張廢奴主義方法。 第三組沒有收到任何文件。 然後,參與者在網路調查中被問到有關動物消費道德的相同問題。
接下來,參與者需要做出三個決定。 首先,他們必須決定 10 歐元中的多少是留給自己還是捐給動物保護慈善機構。 然後,他們必須決定是否簽署兩份可能的 Change.org 請願書——一份要求在法國學校提供素食午餐,另一份則禁止養雞。 最後,參與者選擇是否訂閱一份分享植物性飲食。 研究總共納入了 307 名參與者,其中大部分是 22 歲左右的女性,其中 91% 是雜食者。
這項研究發現,閱讀福利主義和廢奴主義訊息對參與者對肉類消費的看法產生了大致相同的影響——支持肉類的觀點分別下降了 5.2% 和 3.4%。 儘管有這種影響,研究還發現,閱讀福利主義者和廢奴主義者的文件並沒有改變參與者向動物保護慈善機構捐款、簽署素食午餐選擇或反對集約化養雞請願書或訂閱植物性食品的願望。 事實上,閱讀廢奴主義文件的參與者比那些根本沒有閱讀任何動物保護資訊的參與者進行這些活動的可能性更小。 作者還發現,在公益遊戲中捐出更多 2 歐元的參與者更有可能 (7%) 表示願意向動物保護慈善機構捐款、簽署動物權益請願書或訂閱植物性食品通訊。
換句話說,研究人員發現,閱讀福利主義者/廢奴主義者的資訊使參與者更有可能拒絕肉類消費的論點,但並沒有影響(或損害)他們參與親動物行為的願望,例如簽署請願書。 研究人員透過標記兩種類型的反應來解釋這一點:信念效應和情緒反應效應。 信念效應衡量了參與者對動物消費的信念受到資訊影響的程度。 情緒反應效應衡量參與者對行動呼籲的負面反應程度。 透過將線上調查結果與現場會議結果進行比較,研究人員建議他們可以隔離這兩種影響。 他們表明,福利主義訊息對親動物行為有正面的信念影響(2.16%),輕微的情緒反應影響(-1.73%),以及整體正面影響(0.433%)。 相較之下,他們表明廢奴主義訊息對親動物行為有正面的信念影響(1.38%),顯著的情緒反應影響(-7.81%),以及整體負面影響(-6.43%)。
儘管這項研究提供了一些可能有趣的結果,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考慮的限制。 首先,對於情緒抗拒效應等一些重要發現,研究人員報告的統計顯著性為 10%,但不低於 10%。 簡而言之,這意味著這些預測有 10% 的機率是錯誤的——即使假設沒有其他可能的錯誤。 統計分析的通用標準是 5%,儘管最近有人認為該標準應該更低以避免隨機效應。 其次,該研究根據參與者是否簽署線上請願書、訂閱時事通訊或向慈善機構捐款來衡量親動物行為。 這些並不是保護動物行為的理想衡量標準,因為有些人可能不熟悉技術,不喜歡線上新聞通訊,不願意註冊線上請願電子郵件並面臨可能的垃圾郵件,或者可能沒有錢向慈善機構捐款。 第三,這項研究主要由法國的年輕大學生組成,他們大多來自農村,他們大多(91%)吃動物性產品。 其他國家、地區和文化的其他人群可能對這些資訊有不同的反應。
對於動物倡議者來說,這項研究提醒人們必須為特定受眾選擇特定的訊息,因為人們的反應可能不同。 正如作者指出的那樣,一些參與者對廢奴主義信息的啟發比對福利主義信息的啟發要大得多,而另一些參與者則對廢奴主義信息做出消極反應,但對福利主義信息做出積極反應。 這項研究對於關注非飲食行為的倡導者特別有用,例如鼓勵簽署請願書或向慈善機構捐款。 同時,倡議者不應得出這樣的結論:所有廢奴主義訊息都有可能產生反彈效應,因為這項研究僅限於非常具體的行為。
注意:此內容最初發表在faunalytics.org上,可能不一定反映了 Humane Foundation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