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cruelty.farm 常見問題解答
健康與生活方式常見問題解答
探索植物性飲食生活方式如何提升您的健康和活力。學習一些簡單的技巧以及常見問題的解答。
地球與人類常見問題解答
了解您的飲食選擇如何影響地球和世界各地的社區。立即做出明智且富有同情心的決定。
動物與倫理常見問題解答
了解您的選擇如何影響動物和道德生活。解答您的疑問,並為更美好的世界採取行動。
健康與生活方式常見問題解答
成為素食主義者是否健康?
健康的純素飲食以水果、蔬菜、豆類、全穀類、堅果和種子為主。正確做法:
它天然飽和脂肪含量低,不含膽固醇、動物性蛋白質和通常與心臟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有關的荷爾蒙。
它可以提供生命各個階段所需的所有必需營養素——從懷孕和哺乳到嬰兒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期,甚至運動員。
全球主要營養協會均確認,精心規劃的純素飲食是安全且長期健康的。
關鍵在於平衡和多樣性——吃各種各樣的植物性食物,並注意維生素 B12、維生素 D、鈣、鐵、歐米伽 3、鋅和碘等營養素。
參考:
- 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 (2025)
意見書:成人素食飲食模式 - Wang, Y. 等人 (2023)
植物性飲食模式與慢性病風險之間的關係 - Viroli, G. 等人 (2023)
探討植物性飲食的益處與障礙
吃素是不是太極端了?
完全不是。如果善良和非暴力都算“極端”,那麼,用什麼詞來形容對數十億驚恐動物的屠殺、對生態系統的破壞以及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呢?
純素主義並非極端主義,而是做出符合同情心、永續性和正義的選擇。選擇植物性食物是減少痛苦和環境損害的實際可行的日常方法。它絕非激進,而是對緊迫的全球挑戰做出理性且深具人道的回應。
均衡的純素飲食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
均衡的全素食飲食對整體健康福祉大有裨益。研究表明,這種飲食方式或許能幫助你活得更長壽、更健康,同時大幅降低心臟病、中風、某些癌症、肥胖症和第二型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疾病的風險。
精心設計的純素飲食富含纖維、抗氧化劑、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低。這些因素有助於改善心血管健康、更好地控制體重,並增強對發炎和氧化壓力的抵抗力。
如今,越來越多的營養師和健康專家意識到,過度消費動物產品會導致嚴重的健康風險,而植物性飲食則可以提供生命各個階段所需的所有必需營養素。
👉 想了解更多關於純素飲食背後的科學原理和健康益處嗎?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參考:
- 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 (2025)
立場文件:成人素食飲食模式
https://www.jandonline.org/article/S2212-2672(25)00042-5/fulltext - Wang, Y. 等人 (2023)
植物性飲食模式與慢性病風險之間的關係
https://nutritionj.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37-023-00877-2 - Melina, V., Craig, W., Levin, S. (2016) 美國
營養與飲食學會的立場:素食飲食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886704/
素食者從哪裡攝取蛋白質?
幾十年的行銷讓我們相信,我們需要不斷補充蛋白質,而動物產品是最好的蛋白質來源。但事實恰恰相反。
如果您遵循多樣化的素食飲食並攝取足夠的卡路里,那麼蛋白質就永遠不是您需要擔心的事情。
平均而言,男性每日需要約55克蛋白質,女性約45公克。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包括:
- 豆類:扁豆、豆、鷹嘴豆、豌豆和大豆
- 堅果和種子
- 全穀物:全麥麵包、全麥義大利麵、糙米
從這個角度來看,只需一大份煮熟的豆腐就能滿足您每日蛋白質需求的一半!
參考:
- 美國農業部 (USDA) — 2020–2025 年飲食指南
https://www.dietaryguidelines.gov - Melina, V., Craig, W., Levin, S. (2016) 美國
營養與飲食學會的立場:素食飲食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886704/
如果我停止吃肉,我會貧血嗎?
不——戒掉肉食並不代表你一定會貧血。精心規劃的純素飲食可以提供你身體所需的所有鐵。
鐵是一種必需礦物質,在體內輸送氧氣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紅血球中血紅蛋白和肌肉中肌紅蛋白的關鍵成分,也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的許多重要酵素和蛋白質的一部分。
你需要多少鐵?
男性(18歲以上):每天約8毫克
女性(19-50歲):每天約14毫克
女性(50 歲以上):每天約 8.7 毫克
育齡女性由於月經期間失血,需要補充更多鐵。月經量大的女性可能更容易缺鐵,有時需要補充鐵——但這適用於所有女性,而不僅僅是純素食者。
您可以透過攝取各種富含鐵的植物性食物來輕鬆滿足您的日常需求,例如:
全穀物:藜麥、全麥義大利麵、全麥麵包
強化食品:富含鐵的早餐穀物
豆類:小扁豆、鷹嘴豆、菜豆、烤豆、豆豉(發酵大豆)、豆腐、豌豆
種子:南瓜子、芝麻、芝麻醬
乾果:杏子、無花果、葡萄乾
海藻:紫菜和其他可食用的海菜
深色綠葉蔬菜:羽衣甘藍、菠菜、綠花椰菜
植物中的鐵(非血紅素鐵)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時,吸收效果更佳。例如:
番茄醬扁豆
西蘭花辣椒炒豆腐
草莓或獼猴桃燕麥片
均衡的純素飲食能夠提供身體所需的所有鐵元素,並有助於預防貧血。關鍵在於選擇多種植物性食物,並將其與維生素C來源結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鐵的吸收率。
參考:
- Melina, V., Craig, W., Levin, S. (2016) 美國
營養與飲食學會的立場:素食飲食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886704/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 — 膳食補充劑辦公室(2024 年更新)
https://ods.od.nih.gov/factsheets/Iron-Consumer/ - Mariotti, F., Gardner, CD (2019)
素食飲食中的飲食蛋白質與胺基酸-綜述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690027/
吃肉會致癌嗎?
是的,研究表明,食用某些類型的肉類會增加癌症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將加工肉類(例如香腸、培根、火腿和薩拉米香腸)列為人類致癌物(第一類),這意味著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它們可能致癌,尤其是結直腸癌。
牛肉、豬肉和羊肉等紅肉被列為可能致癌的肉類(2A類),這意味著有證據表明大量食用紅肉會增加癌症風險。據認為,食用肉類的數量和頻率越高,罹患癌症風險就越大。
潛在原因包括:
- 烹飪過程中形成的化合物,例如雜環胺(HCA)和多環芳烴(PAH),會損害 DNA。
- 加工肉類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可能在體內形成有害化合物。
- 一些肉類中飽和脂肪含量高,這與發炎和其他促癌過程有關。
相較之下,富含全植物性食物(水果、蔬菜、全穀物、豆類、堅果和種子)的飲食含有纖維、抗氧化劑和植物化學物質等保護性化合物,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
👉 想了解更多關於飲食和癌症之間的關聯嗎?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參考:
-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15)
食用紅肉和加工肉類的致癌性
https://www.who.int/news-room/questions-and-answers/item/cancer-carcinogenicity-of-the-consumption-of-red-meat-and-processed-meat - Bouvard, V., Loomis, D., Guyton, KZ 等人 (2015)
食用紅肉和加工肉類的致癌性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onc/article/PIIS1470-2045(15)00444-1/fulltext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美國癌症研究所 (WCRF/AICR, 2018)
飲食、營養、身體活動和癌症:全球視角
https://www.wcrf.org/wp-content/uploads/2024/11/Summary-of-Third-Expert-Report-2018.pdf
健康的純素飲食能幫助預防甚至逆轉慢性疾病嗎?
是的。遵循精心規劃的純素飲食(富含水果、蔬菜、全穀物、豆類、堅果和種子)的人通常能夠最大程度地預防多種慢性疾病。研究表明,植物性飲食可以顯著降低以下風險:
- 肥胖
- 心臟病和中風
- 2型糖尿病
- 高血壓
- 代謝症候群
- 某些類型的癌症
事實上,有證據表明,採用健康的純素飲食不僅可以預防,還可以幫助逆轉某些慢性疾病,改善整體健康狀況、能量水平和壽命。
參考:
- 美國心臟協會 (AHA, 2023)
植物性飲食與中年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較低相關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JAHA.119.012865 - 美國糖尿病協會 (ADA, 2022)
針對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成人的營養療法
https://diabetesjournals.org/care/article/45/Supplement_1/S125/138915/Nutrition-Therapy-for-Adults-With-Diabetes-or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美國癌症研究所 (WCRF/AICR, 2018)
飲食、營養、身體活動和癌症:全球視角
https://www.wcrf.org/wp-content/uploads/2024/11/Summary-of-Third-Expert-Report-2018.pdf - Ornish, D. 等 (2018)
強化生活型態改變以逆轉冠心病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9863851/
純素飲食能讓我攝取足夠的胺基酸嗎?
是的。精心規劃的純素飲食可以提供您身體所需的所有氨基酸。胺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部分,對所有身體細胞的生長、修復和維持至關重要。胺基酸分為兩類:必需胺基酸,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從食物中取得;非必需胺基酸,人體可自行合成。成年人需要從飲食中攝取九種必需胺基酸,以及十二種自然產生的非必需胺基酸。
所有植物性食物中都含有蛋白質,其中最好的來源包括:
- 豆類:扁豆、蠶豆、豌豆、鷹嘴豆、豆腐和豆豉等大豆製品
- 堅果與種子:杏仁、核桃、南瓜子、奇亞籽
- 全穀物:藜麥、糙米、燕麥、全麥麵包
全天食用多種植物性食物可確保您的身體獲得所有必需氨基酸。無需每餐都混合不同的植物蛋白,因為身體會維持一個氨基酸“庫”,用於儲存和平衡您攝入的不同類型氨基酸。
然而,許多餐點中都會自然地混合補充蛋白質,例如吐司配豆子。豆子富含賴氨酸,但蛋氨酸含量低,而麵包富含蛋氨酸,但賴氨酸含量低。將它們一起食用可以提供完整的氨基酸組合——即使你在一天中分開食用,你的身體仍然可以獲得所需的一切。
- 參考:
- Healthline (2020)
純素完整蛋白質:13 種植物性選擇
https://www.healthline.com/nutrition/complete-protein-for-vegans - 克利夫蘭診所 (2021)
胺基酸:益處和食物來源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articles/22243-amino-acids - Verywell Health (2022)
不完全蛋白質:重要的營養價值還是無關緊要?
https://www.verywellhealth.com/incomplete-protein-8612939 - Verywell Health (2022)
不完全蛋白質:重要的營養價值還是無關緊要?
https://www.verywellhealth.com/incomplete-protein-8612939
素食者需要擔心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B12 嗎?
維生素 B12 對健康至關重要,在以下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 維持健康的神經細胞
- 支持紅血球生成(與葉酸結合)
- 增強免疫功能
- 支持情緒和認知健康
純素食者確實需要確保定期攝取維生素B12,因為植物性食物本身並不富含足夠的維生素B12。最新專家建議每日攝取50微克,或每週攝取2000微克。
維生素B12是由土壤和水中的細菌自然產生的。歷史上,人類和家畜從受天然細菌污染的食物中獲取維生素B12。然而,現代食品生產高度衛生,這意味著天然來源不再可靠。
動物性產品含有維生素B12,是因為養殖動物本身就含有維生素B12,所以無需依賴肉類或乳製品。純素食者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安全地滿足維生素B12的需求:
- 定期服用維生素B12補充劑
- 食用富含維生素 B12 的食物,如植物奶、早餐麥片和營養酵母
透過適當的補充,維生素 B12 缺乏症是很容易預防的,而且沒有必要擔心缺乏維生素 B12 會帶來的健康風險。
參考: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膳食補充劑辦公室。 (2025)。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健康專業人員的維生素B12情況說明書》。 https
://ods.od.nih.gov/factsheets/VitaminB12-HealthProfessional/ - Niklewicz、Agnieszka、Pawlak、Rachel、Płudowski、Paweł 等。 (2022)。維生素 B12 對於選擇植物性飲食的人的重要性。營養素,14(7), 1389。 https
://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030528/ - Niklewicz、Agnieszka、Pawlak、Rachel、Płudowski、Paweł 等。 (2022)。維生素 B12 對於選擇植物性飲食的人的重要性。營養素,14(7), 1389。 https
://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030528/ - Hannibal, Luciana, Warren, Martin J., Owen, P. Julian 等人 (2023)。維生素 B₁₂ 對選擇植物性飲食個體的重要性。 《歐洲營養學雜誌》。 https
://pure.ulster.ac.uk/files/114592881/s00394_022_03025_4.pdf - 純素協會。 (2025)。維生素B₁₂。摘自純素協會。 https
://www.vegansociety.com/resources/nutrition-and-health/nutrients/vitamin-b12
在植物性飲食中,乳製品是否是攝取足夠鈣質的必需品?
不,乳製品並非滿足您鈣需求的必需品。多樣化的植物性飲食可以輕鬆滿足您身體所需的所有鈣。事實上,全球超過70%的人口患有乳糖不耐症,這意味著他們無法消化牛奶中的糖分——這清楚地表明,人類不需要乳製品來維持骨骼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消化牛奶會在體內產生酸性物質。為了中和這種酸性物質,人體會使用磷酸鈣緩衝液,而這種緩衝液通常會從骨骼中吸收鈣。這個過程會降低乳製品中鈣的有效生物利用度,使其效率低於普遍認為的水平。
鈣不僅對骨骼至關重要——人體 99% 的鈣都儲存在骨骼中,而且它對以下方面也至關重要:
肌肉功能
神經傳導
細胞訊號傳導
荷爾蒙的產生
當您的身體還擁有足夠的維生素 D 時,鈣的效果最佳,因為無論您消耗多少鈣,維生素 D 不足都會限制鈣的吸收。
成人每日鈣攝取量通常約為700毫克。優質的植物性鈣來源包括:
豆腐(用硫酸鈣製成)
芝麻和芝麻醬
杏仁
羽衣甘藍和其他深綠色葉菜
強化植物奶和早餐穀物
無花果乾
豆豉(發酵大豆)
全麥麵包
烤豆
南瓜和橘子
透過精心策劃的純素飲食,完全有可能在不食用乳製品的情況下保持強健的骨骼和整體健康。
參考:
- 弗蘭齊斯卡·V·比克爾曼;邁克爾·F·萊茨曼;凱勒,馬庫斯;漢斯約格·鮑雷希特;約赫姆、卡門。 (2022)。純素食和素食飲食中的鈣攝取量:系統性回顧和薈萃分析。食品科學和營養學批判性評論。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054787 - Muleya, M.;等(2024)。 25種植物性產品中生物可利用鈣含量的比較。 《整體環境科學》。 https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3996923013431 - Torfadóttir, Jóhanna E.;等人(2023)。 《鈣-北歐營養研究概論》。 《食品與營養研究》。 https
://foodandnutritionresearch.net/index.php/fnr/article/view/10303 - VeganHealth.org(傑克·諾里斯,註冊營養師)。純素食者鈣攝取量建議。 https
://veganhealth.org/calcium-part-2/ - 維基百科 – 純素營養(鈣部分)。 (2025)。純素營養 – 維基百科。 https
://en.wikipedia.org/wiki/Vegan_nutrition
以植物為主的飲食的人如何才能獲得足夠的碘?
碘是一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對整體健康至關重要。碘是甲狀腺激素產生的必需物質,而甲狀腺激素控制身體的能量利用、維持新陳代謝並調節多種身體功能。碘對嬰幼兒神經系統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也至關重要。成年人通常每天需要約140微克碘。透過精心規劃、多樣化的植物性飲食,大多數人都能自然地滿足碘需求。
最好的植物性碘來源包括:
- 海藻:海帶、裙帶菜和海苔都是極佳的碘來源,可以輕鬆添加到湯、燉菜、沙拉或炒菜中。海藻是天然的碘來源,但應適量食用。避免食用海帶,因為它可能含有過量的碘,這可能會幹擾甲狀腺功能。
- 碘鹽,是確保每日攝取足夠碘的可靠、便捷的方法。
其他植物性食物也能提供碘,但其含量取決於其生長地土壤的碘含量。這些包括:
- 全穀物,如藜麥、燕麥和全麥製品
- 蔬菜,如青豆、櫛瓜、羽衣甘藍、春菜、西洋菜
- 草莓等水果
- 帶皮的有機土豆
對於大多數遵循植物性飲食的人來說,碘鹽、多種蔬菜以及偶爾食用的海藻的組合足以維持健康的碘水平。確保充足的碘攝取有助於維持甲狀腺功能、能量水平和整體健康,因此碘是規劃任何植物性飲食時需要考慮的關鍵營養素。
參考:
- Nicol, Katie 等(2024)。碘與植物性飲食:碘含量的敘述性回顧與計算。 《英國營養學期刊》,131(2),265–275。 https
://pubmed.ncbi.nlm.nih.gov/37622183/ - 純素食協會 (2025)。碘。 https
://www.vegansociety.com/resources/nutrition-and-health/nutrients/iodine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膳食補充劑辦公室(2024年)。碘消費者須知。 https
://ods.od.nih.gov/factsheets/Iodine-Consumer/ - 內分泌學前沿(2025)。碘營養的現代挑戰:素食主義與…作者:L. Croce 等人。 https
://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endocrinology/articles/10.3389/fendo.2025.1537208/full
我是否需要吃油性魚類才能從植物性飲食中攝取足夠的 omega-3 脂肪?
不。您無需食用魚類即可獲得身體所需的 Omega-3 脂肪。精心規劃的植物性飲食可以提供維持最佳健康所需的所有健康脂肪。 Omega-3 脂肪酸對大腦發育和功能、維持健康的神經系統、支持細胞膜、調節血壓以及協助免疫系統和身體的發炎反應至關重要。
植物性食物中主要的 Omega-3 脂肪酸是 α-亞麻油酸 (ALA)。人體可以將 ALA 轉化為長鏈 Omega-3,即 EPA 和 DHA,這些形式通常存在於魚類中。雖然轉化率相對較低,但食用多種富含 ALA 的食物可以確保身體獲得足夠的這些必需脂肪。
優質的植物性 ALA 來源包括:
- 磨碎的亞麻籽和亞麻籽油
- 嘉種子
- 大麻種子
- 大豆油
- 菜籽油
- 核桃
人們普遍誤以為魚類是獲取 Omega-3 的唯一途徑。事實上,魚類本身並不能產生 Omega-3,而是透過食用食物中的藻類來獲取。對於那些想要確保直接攝取足夠 EPA 和 DHA 的人來說,植物性藻類補充劑是不錯的選擇。除了補充劑,還可以食用螺旋藻、小球藻和克拉馬斯藻等天然藻類來獲取 DHA。這些來源可以直接提供長鏈 Omega-3,適合任何堅持植物性生活方式的人。
透過將多樣化飲食與這些來源結合,以植物為主的飲食者無需食用任何魚類即可充分滿足其對 omega-3 的需求。
參考:
- 英國飲食協會 (BDA) (2024)。 Omega-3 與健康。 https
://www.bda.uk.com/resource/omega-3.html -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2024)。 Omega-3脂肪酸:重要的營養成分。 https
://www.hsph.harvard.edu/nutritionsource/omega-3-fats/ -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2024)。 Omega-3脂肪酸:重要的營養成分。 https
://www.hsph.harvard.edu/nutritionsource/omega-3-fats/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膳食補充劑辦公室(2024年)。 《消費者Omega-3脂肪酸情況說明書》。 https
://ods.od.nih.gov/factsheets/Omega3FattyAcids-Consumer/
以植物為主食的人需要補充品嗎?
是的,對於任何遵循植物性飲食的人來說,一些補充劑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大多數營養素都可以從多樣化的飲食中獲得。
對於以植物性飲食為主的人來說,維生素B12是最重要的補充品。每個人都需要可靠的維生素B12來源,而僅僅依靠強化食品可能無法滿足需求。專家建議每日攝取50微克,或每週攝取2000微克。
維生素D是另一種可能需要補充的營養素,即使在像烏幹達這樣陽光充足的國家也是如此。皮膚在陽光照射下會產生維生素D,但許多人,尤其是兒童,攝取量不足。建議劑量為每日10微克(400國際單位)。
對於所有其他營養素,精心規劃的植物性飲食就足夠了。重要的是要攝取天然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例如核桃、亞麻籽和奇亞籽)、碘(來自海藻或碘鹽)和鋅(來自南瓜籽、豆類和全穀物)。這些營養素對每個人都很重要,無論飲食習慣如何,但在遵循植物性生活方式時,關注這些營養素尤其重要。
參考:
- 英國飲食協會 (BDA) (2024)。植物性飲食。 https
://www.bda.uk.com/resource/vegetarian-vegan-plant-based-diet.html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膳食補充劑辦公室(2024年)。維生素B12消費者須知。 https
://ods.od.nih.gov/factsheets/VitaminB12-Consumer/ - 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 (2024)。維生素 D。 https
://www.nhs.uk/conditions/vitamins-and-minerals/vitamin-d/
懷孕期間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安全嗎?
是的,精心設計的植物性飲食能夠充分支持健康的懷孕。在此期間,為了支持您的健康和寶寶的發育,您身體的營養需求會增加,但只要精心選擇,植物性食物幾乎可以提供所有必需的營養。
需要重點關注的關鍵營養素包括維生素B12和維生素D,這些營養素單靠植物性食物無法可靠地獲取,因此需要補充。蛋白質、鐵和鈣對胎兒生長和孕婦健康也至關重要,而碘、鋅和ω-3脂肪酸則有助於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葉酸在妊娠早期尤為重要。它有助於神經管的形成,神經管最終發育成大腦和脊髓,並支持整體細胞生長。建議所有計劃懷孕的女性在受孕前和懷孕前12週內每天服用400微克葉酸。
植物性飲食還可以減少接觸某些動物產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質,例如重金屬、荷爾蒙和某些細菌。透過食用各種豆類、堅果、種子、全穀物、蔬菜和強化食品,並服用建議的補充劑,植物性飲食可以在整個懷孕期間安全地滋養母親和嬰兒。
參考:
- 英國飲食協會 (BDA) (2024)。懷孕與飲食。 https
://www.bda.uk.com/resource/pregnancy-diet.html - 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 (NHS UK) (2024)。素食者或純素食者與孕婦。 https
://www.nhs.uk/pregnancy/keeping-well/vegetarian-or-vegan-and-pregnant/ -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 (ACOG) (2023)。孕期營養。 https
://www.acog.org/womens-health/faqs/nutrition-during-pregnancy -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2023)。純素與素食飲食。 https
://pubmed.ncbi.nlm.nih.gov/37450568/ - 世界衛生組織 (WHO) (2023)。孕期微量營養素。 https
://www.who.int/tools/elena/interventions/micronutrients-pregnancy
孩子吃植物性飲食能健康成長嗎?
是的,精心規劃的植物性飲食可以讓孩子茁壯成長。兒童時期是快速生長發育的時期,因此營養至關重要。均衡的植物性飲食可以提供所有必需的營養素,包括健康脂肪、植物性蛋白質、複合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
事實上,遵循植物性飲食的兒童通常比同齡人吃更多的水果、蔬菜和全穀物,這有助於確保攝取足夠的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對生長、免疫和長期健康都很重要。
有些營養素需要特別注意:植物性飲食中應始終補充維生素B12,並建議所有兒童(無論飲食如何)補充維生素D。其他營養素,例如鐵、鈣、碘、鋅和ω-3脂肪酸,可以透過各種植物性食物、強化產品和精心的飲食計劃來獲得。
在正確的指導和多樣化的飲食下,以植物為主的飲食的兒童可以健康成長、正常發育,並享受營養豐富、以植物為中心的生活方式的所有好處。
參考:
- 英國飲食協會 (BDA) (2024)。兒童飲食:素食與純素。 https
://www.bda.uk.com/resource/vegetarian-vegan-plant-based-diet.html - 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2021年,2023年重申)。關於素食的立場。 https
://www.eatrightpro.org/news-center/research-briefs/new-position-paper-on-vegetarian-and-vegan-diets -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2023)。兒童植物性飲食
。 hsph.harvard.edu - 美國兒科學會 (AAP) (2023)。兒童植物性飲食。 https
://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y-living/nutrition/Pages/Plant-Based-Diets.aspx
植物性飲食適合運動員嗎?
絕對沒錯。運動員無需食用動物性產品來增肌或達到最佳狀態。肌肉增長依賴於訓練刺激、充足的蛋白質和整體營養——而不是吃肉。精心規劃的植物性飲食能夠提供力量、耐力和恢復所需的所有營養。
植物性飲食提供複合碳水化合物以維持能量,並富含多種植物性蛋白質、必需維生素和礦物質、抗氧化劑以及膳食纖維。植物性飲食天然飽和脂肪含量低,且不含膽固醇,而膽固醇與心臟病、肥胖、糖尿病和某些癌症有密切關係。
對運動員來說,植物性飲食的一大優勢是恢復得更快。植物性食物富含抗氧化劑,有助於中和自由基——這種不穩定的分子會導致肌肉疲勞、運動表現下降並減緩恢復。透過減少氧化應激,運動員可以更持續地訓練,並更有效地恢復。
各行各業的職業運動員越來越多地選擇植物性飲食。即使是健美運動員,只要攝取多種蛋白質來源,例如豆類、豆腐、豆豉、麵筋、堅果、種子和全穀物,就能僅靠植物保持健康。自2019年Netflix紀錄片《遊戲規則改變者》上映以來,人們對植物性營養在運動中的益處的認識顯著提高,這表明純素運動員可以在不損害健康和力量的情況下取得卓越的成績。
👉 想了解更多關於植物性飲食對運動員的益處嗎?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參考:
- 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2021年,2023年重申)。關於素食的立場。 https
://www.eatrightpro.org/news-center/research-briefs/new-position-paper-on-vegetarian-and-vegan-diets - 國際運動營養學會 (ISSN) (2017)。立場:運動與運動中的素食飲食。 https
://jissn.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70-017-0177-8 - 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2022)。營養與運動表現。 https
://pubmed.ncbi.nlm.nih.gov/26891166/ -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2023)。植物性飲食與運動表現。 https
://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1635497/ - 英國飲食協會 (BDA) (2024)。運動營養與純素飲食。 https
://www.bda.uk.com/resource/vegetarian-vegan-plant-based-diet.html
男人可以安全地吃大豆嗎?
是的,男性可以安全地在飲食中加入大豆。
大豆含有被稱為植物雌激素的天然植物化合物,特別是染料木黃酮和大豆黃酮等異黃酮。這些化合物的結構與人類雌激素相似,但其作用明顯較弱。大量臨床研究表明,大豆食品和異黃酮補充劑均不會影響體內睪固酮水平、雌激素水平,也不會對男性生殖激素產生不利影響。
關於大豆影響男性荷爾蒙的誤解幾十年前就被揭穿了。事實上,乳製品中的雌激素含量是大豆的數千倍,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與動物「不相容」。例如,《生育與不孕》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大豆異黃酮對男性沒有女性化作用。
大豆也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它富含所有必需胺基酸的完整蛋白質、健康脂肪、鈣和鐵等礦物質、B群維生素以及抗氧化劑。經常食用大豆可以促進心臟健康,降低膽固醇,並促進整體健康。
參考:
- Hamilton-Reeves JM 等。臨床研究顯示大豆蛋白或異黃酮對男性生殖激素無影響:薈萃分析結果。 Fertil Steril。 2010;94(3):997-1007。 https://www.fertstert.org/article/S0015-0282(09)00966-2/fulltext
- 健康熱線。大豆對你有益還是有害? https://www.healthline.com/nutrition/soy-protein-good-or-bad
即使有健康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吃植物嗎?
是的,大多數人都可以採用植物性飲食,即使他們有某些健康問題,但這需要周密的計劃,在某些情況下還需要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指導。
結構良好的植物性飲食可以提供維持健康所需的所有必需營養素—蛋白質、纖維、健康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於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心臟病等疾病的人來說,改用植物性飲食可以帶來額外的好處,例如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心臟健康和控制體重。
然而,患有特定營養素缺乏症、消化系統疾病或慢性疾病的人應該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以確保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12、維生素D、鐵、鈣、碘和ω-3脂肪酸。只要精心規劃,植物性飲食幾乎對每個人都安全、營養,並有益於整體健康。
參考:
-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素食飲食。 https
://www.health.harvard.edu/nutrition/becoming-a-vegetarian - Barnard ND、Levin SM、Trapp CB。植物性飲食有助於預防和管理糖尿病。 https
://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5466941/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
植物性飲食與心血管健康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496410/
食用植物性飲食有哪些風險?
或許更相關的問題是:食用肉類飲食的風險是什麼?富含動物產品的飲食會顯著增加心臟病、中風、癌症、肥胖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無論你遵循哪種飲食,攝取所有必需的營養素以避免營養缺乏至關重要。許多人服用補充劑的事實凸顯了僅透過食物滿足所有營養需求是多麼困難。
全植物性飲食提供充足的必需纖維、大多數維生素和礦物質、微量營養素和植物營養素——通常比其他飲食更多。然而,有些營養素需要額外注意,例如維生素B12和ω-3脂肪酸,以及鐵和鈣(程度較低)。只要攝取足夠的卡路里,蛋白質攝取通常不成問題。
在以全食物植物為基礎的飲食中,維生素 B12 是唯一必須補充的營養素,無論是透過強化食品或補充劑。
參考: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植物性飲食與心血管健康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496410/ -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素食飲食。 https
://www.health.harvard.edu/nutrition/becoming-a-vegetarian
純素食品似乎比非純素食品貴。我能負擔得起純素嗎?
確實,一些特色純素產品,例如植物漢堡或乳製品替代品,價格可能比傳統產品更高。然而,這些並非你唯一的選擇。如果以米、豆類、扁豆、義大利麵、馬鈴薯和豆腐等主食為主食,純素飲食可以非常實惠,這些主食通常比肉類和乳製品更便宜。在家烹飪而不是依賴預製食品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大量購買可以節省更多。
此外,戒掉肉類和乳製品可以省下不少錢,用來購買水果、蔬菜和其他健康主食。不妨把它看作是對健康的投資:植物性飲食可以降低心臟病、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長遠來看,可能為你節省數百甚至數千美元的醫療費用。
我該如何處理來自吃肉的家人和朋友的負面反應?
採取植物性生活方式有時會與持有不同觀點的家人或朋友產生摩擦。重要的是要記住,負面反應通常源於誤解、防禦心理或純粹的陌生感,而不是惡意。以下是一些建設性地處理這些情況的方法:
以身作則。向人們
展示植物性飲食可以令人愉悅、健康、令人滿足。分享美味佳餚或邀請親朋好友嘗試新食譜,往往比爭論更有說服力。保持冷靜和尊重。
爭論很少能改變想法。耐心和友善的回應有助於保持對話暢通,並防止緊張局勢升級。選擇你的戰鬥。
並非每則評論都需要回應。有時,與其把每餐都變成一場辯論,不如放下那些評論,專注於正面的互動。在適當的時候分享資訊。
如果有人真的好奇,請提供關於植物性生活方式在健康、環境或倫理方面益處的可靠資源。除非他們主動詢問,否則不要用事實來淹沒他們。認同他們的觀點。
尊重他人的文化傳統、個人習慣或與食物的情感連結。理解他們的出發點,能讓對話更有同理心。尋找支持性社群。
與志同道合、擁有共同價值觀的人建立聯繫,無論線上線下。獲得支持能讓你更有自信地做出選擇。記住你的「為什麼」。
無論你的動機是為了健康、環境或動物,立足於你的價值觀都能給你力量,讓你從容應對批評。
歸根究底,應對負面情緒的關鍵不在於說服他人,而是保持自身的平和、正直和同情心。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人一旦看到你的生活方式對健康和幸福的正面影響,就會變得更加包容。
我還可以去餐廳吃飯嗎?
是的——你絕對可以在遵循植物性飲食的同時外出就餐。隨著越來越多的餐廳提供純素選擇,外食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即使在沒有標示素食選項的地方,你通常也能找到或要求合適的食物。以下是一些建議:
尋找素食友善餐廳。
現在許多餐廳都會在菜單上重點推薦素食菜餚,一些連鎖店和本地餐廳也開始增加植物性選擇。先在網路上查看菜單。
大多數餐廳都會在網路上發布菜單,這樣你就可以提前規劃,看看有哪些菜色可供選擇,或是想一些簡單的替換方案。禮貌地要求修改。
廚師通常願意用植物性替代品代替肉類、起司或奶油,或乾脆不加。探索全球美食。
許多世界美食自然包含植物性菜餚,例如地中海沙拉三明治和鷹嘴豆泥、印度咖哩和木豆、墨西哥豆類菜餚、中東扁豆燉菜、泰國蔬菜咖哩等等。別擔心,提前打電話諮詢。
一通電話就能幫你確認素食選項,讓你的用餐體驗更順暢。分享你的體驗。
如果你找到了很棒的素食選擇,請讓工作人員知道你很欣賞——餐廳會注意到顧客點了素食並享用了。
外出用餐時選擇植物性飲食並不意味著限制——這是一個嘗試新口味、發現創意菜餚以及向餐廳展示對富有同情心、可持續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長的機會。
當朋友取笑我的純素食生活方式時我該怎麼辦?
當別人拿你的選擇開玩笑時,你可能會感到難過,但請記住,嘲笑往往源於不適或缺乏理解,而不是因為你有什麼問題。你的生活方式建立在同情心、健康和永續性的基礎上,這是值得驕傲的。
最好的方法是保持冷靜,避免採取防禦性反應。有時,輕鬆的回應或簡單地轉移話題就能緩和局面。其他時候,解釋一下——但不要說教——為什麼素食對你很重要,或許會有所幫助。如果有人真的好奇,就分享資訊。如果他們只是想激怒你,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身邊要多多支持你,尊重你的選擇,無論他們是否認同你的選擇。久而久之,你的堅持和善意往往比言語更有說服力,許多曾經對你開玩笑的人,或許會更願意向你學習。
地球與人類常見問題解答
吃乳製品有什麼不好?
許多人沒有意識到乳製品行業和肉類行業緊密相連——本質上,它們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乳牛不會永遠產奶;一旦產奶量下降,它們通常會被宰殺用於生產牛肉。同樣,乳製品行業生產的公牛犢通常被視為“廢品”,因為它們無法產奶,許多公牛犢被宰殺用於生產小牛肉或劣質牛肉。因此,透過購買乳製品,消費者也直接支持了肉類產業。
從環境角度來看,乳製品生產高度資源密集。它需要大量的土地用於放牧和飼養動物飼料,以及大量的水資源——遠遠超過生產植物性替代品所需的水資源。乳牛的甲烷排放也對氣候變遷產生了重大影響,使乳製品產業成為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參與者。
此外,還有倫理方面的擔憂。為了維持產奶量,乳牛需要反覆受孕,小牛出生後不久就與母親分離,這給母子雙方都帶來了痛苦。許多消費者並不了解乳製品生產背後這種剝削的循環。
簡而言之:支持乳製品意味著支持肉類產業,造成環境破壞,並使動物遭受痛苦——而同時,還有可持續的、更健康、更友善的植物性替代品可供選擇。
參考:
-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2006)。 《畜牧業的長遠影響:環境問題與因應措施》。羅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https
://www.fao.org/4/a0701e/a0701e00.htm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2019)。食物與氣候變遷:健康飲食,健康地球。內羅畢: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https
://www.un.org/en/climatechange/science/climate-issues/food - 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 (2016)。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的立場:素食飲食。 《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雜誌》,116(12),1970-1980。 https
://pubmed.ncbi.nlm.nih.gov/27886704/
植物奶對環境有害嗎?

完整資源請見此處
https://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46654042
不會。雖然不同類型的植物奶對環境的影響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比乳製品更具永續性。例如,杏仁奶因其耗水量而受到批評,但它所需的水和土地資源仍然比牛奶少得多,產生的排放量也更少。燕麥奶、豆奶和大麻奶等都是最環保的選擇,這使得植物奶成為對地球整體更有利的選擇。
植物性飲食不會對地球產生負面影響嗎?
人們普遍誤以為純素或植物性飲食會因為大豆等作物而危害地球。事實上,全球約80%的大豆產量用於餵養牲畜,而非人類。只有一小部分被加工成豆腐、豆奶或其他植物性產品。
這意味著,透過食用動物,人們間接推動了全球對大豆的大部分需求。事實上,許多日常非素食食品——從餅乾等加工零食到罐裝肉製品——也含有大豆。
如果我們擺脫畜牧業,所需的土地和作物數量將大幅減少。這將減少森林砍伐,保護更多自然棲息地,並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簡而言之:選擇純素飲食有助於減少對動物飼料作物的需求,並保護地球的生態系統。
參考:
-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2018)。 《2018年世界森林狀況:通往永續發展的森林之路》。羅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https
://www.fao.org/state-of-forests/en/ - 世界資源研究所。 (2019)。 《創造永續的糧食未來:到2050年養活近100億人口的解決方案》。華盛頓特區:世界資源研究所。 https
://www.wri.org/research/creating-sustainable-food-future - Poore, J. 與 Nemecek, T. (2018)。透過生產者和消費者減少食品對環境的影響。 《科學》,360(6392),987–992。 https
://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aq0216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2021)。糧食體系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影響:糧食體系轉型以支持自然的三大槓桿。內羅畢: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https
://www.unep.org/resources/publication/food-system-impacts-biodiversity-loss -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2022)。 《氣候變遷2022:減緩氣候變遷》。第三工作小組對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的貢獻。劍橋大學出版社。 https
://www.ipcc.ch/report/ar6/wg3/
如果我們阻止動物在鄉村放牧,鄉村會發生什麼情況?
如果每個人都採用純素生活方式,我們所需的農業用地就會大大減少。這將使大部分鄉村恢復其自然狀態,為森林、草地和其他野生棲息地再次繁榮騰出空間。
結束畜牧業不僅不會為農村帶來損失,反而會帶來巨大的好處:
- 大量動物的痛苦將會結束。
- 野生動物數量可以恢復,生物多樣性將會增加。
- 森林和草原可以擴大,儲存碳並有助於應對氣候變遷。
- 目前用於動物飼料的土地可以專門用於保護區、野化和自然保護區。
全球研究表明,如果每個人都吃素,農業用地將減少76%。這將為自然景觀和生態系統的大幅復興打開大門,為野生動物提供更大的真正繁衍生息的空間。
參考:
-
://www.fao.org/land-water/solaw202 1/en/ -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2022)。 《氣候變遷2022:減緩氣候變遷》。第三工作小組對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的貢獻。劍橋大學出版社。 https
://www.ipcc.ch/report/ar6/wg3/ - 世界資源研究所。 (2019)。 《創造永續的糧食未來:到2050年養活近100億人口的解決方案》。華盛頓特區:世界資源研究所。 https
://www.wri.org/research/creating-sustainable-food-future
我不能只吃當地生產的有機動物產品來保護環境嗎?

相關研究與數據:
你想減少食物的碳足跡嗎?專注於你吃什麼,而不是你的食物是否來自本地
請參閱此處以取得完整資源:https://ourworldindata.org/food-choice-vs-eating-local
購買當地和有機食品可能會減少食物里程並避免一些殺蟲劑,但當涉及環境影響時,你吃什麼比它來自哪裡更重要。
即使是最永續飼養的有機本地動物產品,也比直接種植供人類食用的植物需要更多的土地、水和資源。最大的環境負擔來自於動物飼養本身,而不是運輸其產品。
轉向植物性飲食可以顯著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土地使用和水資源消耗。選擇植物性食物——無論是否本地生產——對環境的正面影響遠大於選擇「可持續」的動物產品。
大豆不是正在毀滅地球嗎?
的確,雨林正以驚人的速度遭到破壞——大約每分鐘有三個足球場那麼大——導致成千上萬的動物和人類流離失所。然而,種植的大部分大豆並非供人類食用。目前,南美洲約70%的大豆被用作牲畜飼料,而亞馬遜森林砍伐約90%與種植動物飼料或開闢牧場有關。
飼養動物作為食物極為低效。生產肉類和乳製品需要大量的農作物、水和土地,遠遠超過人類直接食用相同作物的量。透過省去這個“中間環節”,直接食用大豆等作物,我們可以養活更多人,減少土地使用,保護自然棲息地,維護生物多樣性,並減少與畜牧業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
參考:
-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2021年)。 《2020年世界森林狀況:森林、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羅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https
://www.fao.org/state-of-forests/en/ - 世界自然基金會。 (2021)。 《大豆報告卡:評估全球企業的供應鏈承諾》。瑞士格朗:世界自然基金會。 https
://www.wwf.fr/sites/default/files/doc-2021-05/20210519_Rapport_Soy-trade-scorecard-How-commited-are-soy-traders-to-a-conversion-free-industry_WWF%26Global-Canopy_com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2021)。糧食體系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影響:糧食體系轉型以支持自然的三大槓桿。內羅畢: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https
://www.unep.org/resources/publication/food-system-impacts-biodiversity-loss - Poore, J. 與 Nemecek, T. (2018)。透過生產者和消費者減少食品對環境的影響。 《科學》,360(6392),987–992。 https
://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aq0216
杏仁不會造成乾旱嗎?
雖然杏仁生長確實需要水,但它們並非全球水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農業中最大的淡水消耗者是畜牧業,光是畜牧業就佔全球淡水消耗量的四分之一左右。這些水大部分用於種植專門用於餵養動物而非人類的作物。
以每卡路里或每份蛋白質計算,杏仁比乳製品、牛肉或其他動物產品更有效率地利用水分。從動物性食物轉向植物性替代品(包括杏仁),可以大幅減少用水需求。
此外,植物性農業總體上對環境的影響要小得多,包括溫室氣體排放、土地使用和水資源消耗。因此,選擇杏仁奶、燕麥奶或大豆奶等植物奶比食用乳製品或動物產品更具可持續性,即使杏仁本身需要灌溉。
參考:
-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2020年)。 《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克服農業用水挑戰》。羅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https
://www.fao.org/publications/fao-flagship-publications/the-state-of-food-and-agriculture/2020/en - Mekonnen, MM, & Hoekstra, AY (2012). 全球農場動物產品水足跡評估。 《生態系》,15(3),401–415。 https
://www.waterfootprint.org/resources/Mekonnen-Hoekstra-2012-WaterFootprintFarmAnimalProducts_1.pdf - 世界資源研究所。 (2019)。 《創造永續的糧食未來:到2050年養活近100億人口的解決方案》。華盛頓特區:世界資源研究所。 https
://www.wri.org/research/creating-sustainable-food-future
素食主義者吃酪梨會破壞地球嗎?
不。純素食者食用酪梨危害地球的說法通常指的是某些地區(例如加州)使用商業蜜蜂授粉的情況。雖然大規模酪梨種植有時確實依賴運輸蜜蜂,但這個問題並非酪梨獨有。許多作物——包括蘋果、杏仁、甜瓜、番茄和西蘭花——也依賴商業授粉,非純素食者也會食用這些食物。
與肉類和乳製品相比,酪梨對地球的破壞仍然小得多。肉類和乳製品會導致森林砍伐,排放大量溫室氣體,並且需要更多的水和土地。選擇牛油果而非動物製品可以顯著減少環境危害。純素食者與其他人一樣,可以盡可能從規模較小或更永續的農場購買產品,但食用植物(包括酪梨)仍然比支持畜牧業更環保。
參考:
-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2021年)。 《2021年糧食及農業狀況:增強農業糧食體系抵禦衝擊與壓力的韌性》。羅馬: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https
://www.fao.org/publications/fao-flagship-publications/the-state-of-food-and-agriculture/2021/en -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2022)。 《氣候變遷2022:減緩氣候變遷》。第三工作小組對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的貢獻。劍橋大學出版社。 https
://www.ipcc.ch/report/ar6/wg3/ -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 (2023)。營養來源-食品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https
://nutritionsource.hsph.harvard.edu/sustainability/
所有國家,包括較貧窮的國家,都採用純素飲食現實嗎?
這充滿挑戰,但並非不可能。用農作物餵食動物效率極低-牲畜攝取的熱量中,只有極小一部分真正成為人類的食物。如果所有國家都採用純素飲食,我們可以將可用熱量提高高達70%,足以養活數十億人。這也能釋放土地,使森林和自然棲息地得以恢復,使地球更加健康,同時確保每個人的糧食安全。
參考:
- Springmann, M.、Godfray, HCJ、Rayner, M. 與 Scarborough, P. (2016)。飲食變化對健康和氣候變遷協同效益的分析與評估。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113(15),4146–4151。 https
://www.pnas.org/doi/10.1073/pnas.1523119113 - Godfray, HCJ、Aveyard, P.、Garnett, T.、Hall, JW、Key, TJ、Lorimer, J. 等 & Jebb, SA (2018)。肉類消費、健康與環境。 《科學》,361(6399),eaam5324。 https:
//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am5324 - Foley, JA, Ramankutty, N., Brauman, KA, Cassidy, ES, Gerber, JS, Johnston, M., … & Zaks, DPM (2011). 耕地星球的解決方案。 《自然》,478,337–342。 https
://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10452
塑膠和其他消費主義副產品不應該比飲食更能引起環境問題嗎?
雖然塑膠垃圾和不可生物降解材料是嚴重的問題,但畜牧業對環境的影響遠比這更為普遍。它導致了森林砍伐、土壤和水污染、海洋死區以及大量溫室氣體排放——遠遠超出了消費塑膠本身造成的後果。許多動物產品也採用一次性包裝,加劇了浪費問題。追求零浪費的習慣固然重要,但純素飲食可以同時應對多重環境危機,並能帶來更大的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海洋中所謂的「塑膠島」上發現的大部分塑膠實際上是廢棄的漁網和其他漁具,而非主要的消費包裝。這凸顯了工業生產,尤其是與畜牧業相關的商業捕撈,對海洋塑膠污染的貢獻巨大。因此,減少對動物產品的需求有助於解決溫室氣體排放和海洋塑膠污染問題。
只吃魚對環境有利嗎?
只吃魚並非可持續或低影響的選擇。過度捕撈正在迅速消耗全球魚類資源,一些研究預測,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到2048年海洋將無魚可捕。捕魚活動也極具破壞性:漁網經常捕獲大量非預期物種(兼捕),損害海洋生態系和生物多樣性。此外,遺失或丟棄的漁網是海洋塑膠的主要來源,幾乎佔海洋塑膠污染總量的一半。雖然魚類似乎比牛肉或其他陸地動物消耗的資源更少,但僅僅依賴魚類仍然會嚴重導致環境惡化、生態系統崩潰和污染。植物性飲食則更具可持續性,對地球海洋和生物多樣性的破壞也較小。
參考:
- Worm, B. 等(2006)。生物多樣性喪失對海洋生態系服務的影響。 《科學》,314(5800),787–790。 https
://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11 - 糧農組織。 (2022年)。 《2022年世界漁業及水產養殖狀況》。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https
://www.fao.org/state-of-fisheries-aquaculture - OceanCare 出席 2024 年漁業論壇,專注於漁具造成的海洋污染
https://www.oceancare.org/en/stories_and_news/fish-forum-marine-pollution/
肉類生產如何影響氣候變遷?
肉類生產對氣候變遷有重大影響。肉類和乳製品的購買增加了需求,這導致人們為了開闢牧場和種植動物飼料而砍伐森林。這破壞了碳儲存森林的功能,並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牲畜本身會產生甲烷,這是一種強效的溫室氣體,進一步加劇了全球暖化。此外,畜牧業也會導致河流和海洋污染,形成海洋生物無法生存的死區。減少肉類消費是個人減少碳足跡、幫助緩解氣候變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參考:
- Poore, J. 與 Nemecek, T. (2018)。透過生產者和消費者減少食品對環境的影響。 《科學》,360(6392),987–992。 https
://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aq0216 - 糧農組織。 (2022)。 《2022年糧食及農業狀況》。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https
://www.fao.org/publications/fao-flagship-publications/the-state-of-food-and-agriculture/2022/en - IPCC. (2019). 氣候變遷與土地:IPCC特別報告。 https
://www.ipcc.ch/srccl/
吃雞肉比吃其他肉類對環境好嗎?
雖然雞肉的碳足跡低於牛肉或羊肉,但它仍然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養雞會產生甲烷和其他溫室氣體,加劇氣候變遷。糞便徑流污染河流和海洋,形成水生生物無法生存的「死區」。因此,儘管雞肉可能比某些肉類“更好”,但與植物性飲食相比,食用雞肉仍然會危害環境。
參考:
- Poore, J. 與 Nemecek, T. (2018)。透過生產者和消費者減少食品對環境的影響。 《科學》,360(6392),987–992。 https
://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aq0216 - 糧農組織。 (2013)。透過畜牧業應對氣候變遷:全球排放與減緩機會評估。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https
://www.fao.org/4/i3437e/i3437e.pdf - Clark, M.、Springmann, M.、Hill, J. 與 Tilman, D. (2019)。食品的多重健康和環境影響。 PNAS,116(46),23357–23362。 https
://www.pnas.org/doi/10.1073/pnas.1906908116
如果每個人都改吃植物性飲食,依賴牲畜的農民和社區不會失業嗎?
轉型為植物性飲食不一定會破壞生計。農民可以從畜牧業轉向種植水果、蔬菜、豆類、堅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這些食物的需求正在增加。植物性食品、替代蛋白質和永續農業等新興產業將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機會。政府和社區也可以透過培訓和激勵措施來支持這項轉型,確保在我們邁向更永續的糧食體系的過程中,人們不會落後。
一些農場成功實現了這項轉型,令人鼓舞。例如,一些乳牛場將土地轉為種植杏仁、大豆或其他植物性作物,而不同地區的畜牧養殖戶則轉向生產豆類、水果和蔬菜,以滿足本地和國際市場的需求。這些轉型不僅為農民提供了新的收入來源,也促進了環境永續的糧食生產,並滿足了日益增長的植物性食品需求。
透過教育、財政激勵和社區計畫支持這些轉變,我們可以確保向植物性食品體系的轉變造福人類和地球。
皮革不是比合成材質更環保嗎?
儘管市場宣傳皮革環保,但皮革遠非環保。其生產過程消耗大量能源——堪比鋁、鋼鐵或水泥工業——而且鞣製過程阻礙了皮革的自然生物降解。製革廠也會釋放大量有毒物質和污染物,包括硫化物、酸、鹽、毛髮和蛋白質,這些物質會污染土壤和水源。
此外,皮革鞣製工人會接觸有害化學物質,這可能會損害他們的健康,導致皮膚問題、呼吸問題,在某些情況下還會導致長期疾病。
相較之下,合成替代品消耗的資源較少,對環境的危害也較小。選擇皮革不僅會破壞地球環境,也遠非可持續的選擇。
參考:
- 皮革生產中的水和能源使用
。皮革生產的環境影響
https://oldtownleathergoods.com/environmental-impact-of-leather-production - 制革廠的化學污染
使時尚得以延續。皮革生產對氣候變遷的影響。 https
://sustainfashion.info/the-environmental-impact-of-leather-production-on-climate-change/ - 皮革業廢棄物產生
Faunalytics。皮革產業對環境的影響。 https
://faunalytics.org/the-leather-industrys-impact-on-the-environment/ - 合成皮革對環境的影響
Vogue。什麼是純素皮革?
https://www.vogue.com/article/what-is-vegan-leather
動物與倫理常見問題解答
植物性生活方式對動物的生活有何影響?
選擇植物性生活方式對動物的生命有著深遠的影響。每年,數十億動物被飼養、圈養和宰殺,用於獲取食物、衣物和其他產品。這些動物生活在剝奪自由、自然行為,甚至往往連最基本的福利都沒有的環境。選擇植物性生活方式,可以直接減少對這些產業的需求,這意味著更少的動物被創造出來,最終遭受痛苦和死亡。
研究表明,一個人一生中,以植物為食可以拯救數百隻動物。除了這些數字之外,它還代表著一種轉變,不再將動物視為商品,而是將它們視為珍惜自身生命的有情眾生。選擇植物性飲食並非追求“完美”,而是為了盡可能地減少傷害。
參考:
- PETA – 植物性生活方式的益處
https://www.peta.org.uk/living/vegan-health-benefits/ - Faunalytics(2022)
https://faunalytics.org/how-many-animals-does-a-vegn-spare/
動物的生命和人類的生命一樣重要嗎?
我們無需解決關於動物生命是否與人類生命同等價值的複雜哲學爭論。真正重要的是──也是植物性生活方式的根基──承認動物是有感知能力的:它們能夠感受到痛苦、恐懼、快樂和舒適。這個簡單的事實使得它們的痛苦具有道德意義。
選擇植物性飲食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宣稱人類和動物是一樣的;它只是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可以過著充實、健康、令人滿意的生活,而不會傷害動物,那我們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從這個意義上講,問題不在於生命重要性的排序,而在於同情心和責任感。透過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傷害,我們認識到,雖然人類擁有更多力量,但這種力量應該被明智地使用——用於保護,而非剝削。
為什麼你關心動物而不關心人?
關懷動物並不意味著減少對人類的關愛。事實上,採用植物性生活方式對動物和人類都有益處。
- 造福每個人的環境效益
畜牧業是造成森林砍伐、水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因素之一。選擇植物性飲食,我們可以減輕這些壓力,邁向更乾淨、更健康的地球——造福每個人。 - 糧食正義與全球公平
飼養動物作為食物效率極低。大量的土地、水和農作物被用來餵養動物,而不是人類。在許多發展中地區,肥沃的土地被用來種植動物飼料出口,而不是滋養當地居民。以植物為基礎的體係可以釋放資源,用於對抗飢餓,並支持全球糧食安全。 - 保護人類健康
植物性飲食與降低心臟病、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風險有關。人口更健康意味著醫療保健系統的壓力更小,工作時間損失更少,個人和家庭的生活品質更高。 - 人權與工人福祉:
每個屠宰場背後都有工人面臨危險的工作條件、低薪、心理創傷和長期健康問題。遠離動物剝削也意味著創造更安全、更有尊嚴的工作機會。
因此,關懷動物與關懷人類並不矛盾——它們都是對更公正、富有同情心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的同一願景的一部分。
如果世界以植物為基礎,家養動物會發生什麼情況?
如果世界轉向以植物為基礎的食品體系,家養動物的數量將逐漸大幅下降。目前,為了滿足肉類、乳製品和蛋類的需求,每年有數十億隻動物被強制飼養。如果沒有這種人為需求,工業界將不再大規模生產它們。
這並不意味著現存的動物會突然消失——它們會繼續自然地生活,理想情況下是在保護區或得到妥善的照顧下。真正會改變的是,數十億新生動物不會誕生在被剝削的環境中,只會承受痛苦和早逝。
從長遠來看,這種轉變將使我們能夠重塑與動物的關係。它們不再被當作商品,而是以更小、更永續的族群形式生存——不再為人類飼養,而是作為擁有自身價值的個體生存。
因此,以植物為基礎的世界不會給家養動物帶來混亂——這意味著不必要的痛苦的結束,以及圈養動物數量的逐漸、人道的減少。
那植物呢?它們不是也有知覺嗎?
即使在極度牽強的情況下,植物是有知覺的,維持畜牧業所需的植物產量仍比直接食用植物多得多。
然而,正如本文所述,所有證據都表明植物並非如此。它們沒有神經系統或其他能夠在感知生物體內執行類似功能的結構。因此,它們無法體驗,也就無法感受到疼痛。這支持了我們觀察到的現象,因為植物並非具有類似意識生物行為的生物。此外,我們還可以思考感知的功能。感知的出現和選擇是自然史中用來激發行動的工具。正因如此,植物擁有感知能力完全沒有意義,因為它們無法逃避威脅或做出其他複雜的動作。
有些人談論“植物智能”和植物的“對刺激的反應”,但這只是指它們的一些能力,並不涉及任何形式的感知、感覺或思想。
儘管有些人這麼說,但相反的說法並沒有科學根據。有時有人認為,根據一些科學發現,植物確實具有意識,但這只是一個神話。沒有任何科學出版物真正支持這一說法。
參考:
- ResearchGate:植物會感覺到疼痛嗎?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43273411_Do_Plants_Feel_Pain -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植物神經生物學的迷思
https://news.berkeley.edu/2019/03/28/berkeley-talks-transcript-neurobiologist-david-presti/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美國)
植物會感到疼痛嗎?揭秘科學與倫理
https://www.worldanimalprotection.us/latest/blogs/do-plants-feel-pain-unpacking-the-science-and-ethics/
我們怎麼知道動物能感受到痛苦和快樂?
科學已經向我們證明,動物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機器——它們擁有複雜的神經系統、大腦和行為,能夠清楚地表現出痛苦和快樂。
神經學證據:許多動物的大腦結構與人類相似(如杏仁核和前額葉皮質),這些結構與恐懼、快樂和壓力等情緒直接相關。
行為證據:動物受傷時會哭叫,逃避痛苦,尋求安慰和安全感。相反,它們會玩耍、表達愛、建立聯繫,甚至表現出好奇心——所有這些都是快樂和積極情緒的表現。
科學共識:《劍橋意識宣言》(2012 年)等領先組織確認,哺乳動物、鳥類甚至其他一些物種都是具有意識並能體驗情感的生物。
當動物的需求被忽視時,它們會遭受痛苦,而當它們安全、社會化和自然時,它們會茁壯成長——就像我們一樣。
參考:
- 《劍橋意識宣言》(2012)
https://www.animalcognition.org/2015/03/25/the-declaration-of-nonhuman-animal-conciousness/ - ResearchGate:動物情緒:探索熱情的天性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2682925_Animal_Emotions_Exploring_Passionate_Natures - 國家地理-動物的感受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nimals/article/animals-science-medical-pain
不管怎樣,動物都會被殺死,所以我為什麼要遵循植物性飲食呢?
的確,每天已有數百萬隻動物被宰殺。但關鍵在於需求:每當我們購買動物產品,就等於向產業發出訊號,要求其生產更多產品。這形成了一個循環:數十億隻動物出生後,最終遭受痛苦,最終被宰殺。
選擇植物性飲食並不能消除過去的傷害,但它可以避免未來的痛苦。每一個停止購買肉類、乳製品或雞蛋的人都會減少需求,這意味著更少的動物被飼養、圈養和宰殺。從本質上講,選擇植物性飲食是一種積極阻止未來殘忍行為的方式。
如果我們都以植物為食,我們豈不是會被動物淹沒嗎?
完全不是。養殖動物是由畜牧業人工繁殖的-它們並非自然繁殖。隨著肉類、乳製品和蛋類需求的下降,養殖動物的數量將會減少,它們的數量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然減少。
剩下的動物不會“被淹沒”,而是可以過著更自然的生活。豬可以在林地紮根,羊可以在山坡上吃草,族群數量會像野生動物一樣自然穩定下來。以植物為基礎的世界讓動物能夠自由自然地生存,而不是被限制、剝削,甚至為了人類的消費而宰殺。
如果我們都以植物為食,所有的動物不都會滅絕嗎?
完全不是。雖然養殖動物的數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但這實際上是一個積極的變化。如今大多數養殖動物過著受控制、不自然的生活,充滿恐懼、禁錮和痛苦。它們通常被關在室內,沒有陽光,或在自然壽命的一小部分被宰殺——被飼養以供人類食用。有些品種,如肉雞和火雞,與其野生祖先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至於它們患有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嚴重的腿部疾病。在這種情況下,讓它們逐漸消失實際上可能更為仁慈。
以植物為基礎的世界也能為大自然創造更多空間。目前用於種植動物飼料的大片土地可以恢復為森林、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物種的棲息地。在某些地區,我們甚至可以鼓勵恢復養殖動物的野生祖先——例如野豬或原雞——這有助於保護被工業化農業抑制的生物多樣性。
最終,在以植物為基礎的世界裡,動物將不再為了利潤或剝削而存在。它們可以在其生態系統中自由、自然、安全地生活,而不是陷入痛苦和過早死亡的困境。
如果動物過著幸福的生活並且被人道地殺死,那麼吃它們可以嗎?
按照這種邏輯,殺死並吃掉那些曾經過著美好生活的貓狗,這可以接受嗎?我們有什麼資格決定另一個生命何時結束,或者他們的生命是否「夠好」?這些論點不過是用來為殺害動物辯護、減輕自身罪責的藉口,因為在內心深處,我們知道不必要地奪走一條生命是錯的。
但「美好生活」的定義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界定苦難的界線?動物,無論是牛、豬、雞,或是我們摯愛的伴侶動物,如貓狗,都有強烈的求生本能和生存的渴望。殺死它們,就等於奪走了它們最重要的東西──生命。
這完全沒必要。健康全面的植物性飲食能夠滿足我們所有的營養需求,而不會對其他生物造成傷害。選擇植物性生活方式不僅可以避免動物遭受巨大的痛苦,還能有益於我們的健康和環境,創造一個更富有同情心、可持續發展的世界。
魚感覺不到疼痛,所以為什麼要避免吃它們呢?
科學研究清楚地表明,魚類能夠感受到疼痛和痛苦。工業捕魚給魚類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它們被壓在漁網裡,被拖上水面時魚鰾可能會爆裂,或者在甲板上因窒息而緩慢死亡。許多物種,例如鮭魚,也被密集養殖,在那裡它們忍受著過度擁擠、傳染病和寄生蟲的侵擾。
魚類非常聰明,能夠做出複雜的行為。例如,石斑魚和鰻魚在捕獵時會合作,利用手勢和訊號進行交流和協調——這證明了它們擁有先進的認知和意識。
除了個別動物所遭受的痛苦之外,捕魚還會對環境造成災難性的影響。過度捕撈已導致一些野生魚類族群數量銳減90%,而底拖網捕撈則破壞了脆弱的海洋生態系。許多被捕獲的魚甚至不會被人類食用——約70%被用來餵養養殖魚類或牲畜。例如,一噸養殖鮭魚需要消耗三噸的野生捕撈魚。顯然,依賴包括魚類在內的動物產品既不道德也不可持續。
採用植物性飲食可以避免加劇這種痛苦和環境破壞,同時以富有同情心和可持續的方式提供所有必需的營養。
參考:
- Bateson, P. (2015). 動物福利與疼痛評估。 https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03347205801277 - 糧農組織-2022 年世界漁業及水產養殖狀況
https://openknowledge.fao.org/items/11a4abd8-4e09-4bef-9c12-900fb4605a02 - 國家地理-過度捕撈
www.nationalgeographic.com/environment/article/critical-issues-overfishing
其他動物為了食物而殺生,我們為什麼不應該呢?
與野生食肉動物不同,人類並不依賴捕殺其他動物來生存。獅子、狼和鯊魚捕獵是因為它們別無選擇,而我們不得不如此。我們有能力有意識地、合乎道德地選擇食物。
工業化動物養殖與本能捕食截然不同。它是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人工系統,迫使數十億動物忍受痛苦、禁錮、疾病和過早死亡。這些其實沒有必要,因為人類完全可以依靠植物性飲食來獲得所需的所有營養。
此外,選擇植物性食物可以減少環境破壞。畜牧業是造成森林砍伐、水污染、溫室氣體排放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原因。避免食用動物性產品,我們就能過著健康充實的生活,同時避免巨大的痛苦,保護地球。
簡而言之,僅僅因為其他動物為了生存而殺戮,並不能成為人類為了生存而殺戮的理由。我們擁有選擇權-而選擇權也意味著將傷害降至最低的責任。
乳牛不需要擠乳嗎?
不,乳牛天生不需要人類來擠奶。乳牛和所有哺乳動物一樣,只有在產仔後才會產奶。在野外,母牛會哺育幼崽,然後自然地進行繁殖和產奶週期。
然而,在乳製品行業,乳牛反覆受孕,產犢後不久就被帶走,以便人類拿走牛奶。這給母牛和小牛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痛苦。公牛犢經常被宰殺用作小牛肉或在惡劣的環境中飼養,母牛犢也被迫陷入同樣的剝削循環。
選擇植物性生活方式可以讓我們避免支持這種系統。人類健康並不需要乳製品;所有必需的營養素都可以從植物性食物中獲得。透過植物性飲食,我們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幫助乳牛免受剝削,而不是強迫它們進入懷孕、分離和擠奶的非自然循環。
雞無論如何都會下蛋,這有什麼不好呢?
雖然母雞確實會自然產蛋,但人們在商店裡買到的雞蛋幾乎從來都不是自然產出的。在工業化雞蛋生產中,母雞被圈養在擁擠的環境中,通常不允許外出活動,它們的自然行為也受到嚴格限制。為了保持它們以不自然的高產率產蛋,它們被強制繁殖和操控,這會導致母雞的壓力、疾病和痛苦。
無法產蛋的雄雞通常在孵化後不久就被宰殺,通常是以碾碎或窒息等殘忍的方式。即使是在蛋業中倖存下來的母雞,也會在產蛋量下降後被宰殺,通常只產蛋一兩年,儘管它們的自然壽命要長得多。
選擇植物性飲食可以避免支持這種剝削體系。人類的健康並非需要雞蛋——雞蛋中所有必需的營養成分都可以從植物中獲得。透過選擇植物性飲食,我們每年可以幫助數十億隻雞免受痛苦,並讓它們免受強迫繁殖、圈養和早逝的困擾。
羊不需要剪毛嗎?
綿羊確實會自然長毛,但認為它們需要人工剪毛的想法是誤導。幾個世紀以來,人們選擇性地培育綿羊,使其產毛量遠超越其野生祖先。如果任其自然生長,它們的毛會以可控的速度生長,或自然脫落。工業化養羊導致綿羊無法在沒有人工幹預的情況下生存,因為它們的毛會過度生長,並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感染、行動不便和體溫過高。
即使在「人道」的羊毛農場,剪羊毛也充滿壓力,通常在匆忙或不安全的條件下進行,有時工人還會粗暴地對待羊。為了維持羊毛生產,公羊羔可能會閹割、斷尾,母羊甚至會被強制受孕。
選擇植物性生活方式可以避免支持這些做法。羊毛並非人類生存的必需品——有無數可持續、無殘忍的替代品,例如棉花、大麻、竹子和再生纖維。透過植物性生活方式,我們可以減少數百萬隻為盈利而飼養的綿羊的痛苦,讓它們自由、自然、安全地生活。
但無論如何我只吃有機和放養的肉類、乳製品和雞蛋。
人們普遍誤以為「有機」或「放養」動物產品不會遭受痛苦。即使在最好的放養或有機農場,動物仍然無法享受自然生活。例如,成千上萬隻母雞可能被關在棚子裡,戶外活動受到限制。雄性雛雞被認為無法產蛋,在孵化後數小時內就會被宰殺。小牛在出生後不久就與母親分離,雄性小牛常因為無法產奶或不適合食用而被宰殺。豬、鴨和其他養殖動物同樣被剝奪了正常的社會交往,最終,當維持它們的生命比盈利更高時,它們都會被宰殺。
即使這些動物的生活條件「可能」比工廠化農場略好一些,它們仍然會遭受痛苦並過早死亡。放養或有機標籤並不能改變根本的現實:這些動物的存在只是為了被剝削和宰殺,以供人類食用。
還有一個環境現實:僅僅依賴有機肉或放養肉是不可持續的。它比植物性飲食需要更多的土地和資源,而且廣泛採用有機肉仍然會導致集約化農業模式的回歸。
唯一真正一致、合乎道德且可持續的選擇是完全停止食用肉類、乳製品和蛋類。選擇植物性飲食可以避免動物遭受痛苦,保護環境,並促進健康——所有這些都不會有任何妥協。
你應該讓你的貓或狗吃素嗎?
是的——透過正確的飲食和補充劑,植物性飲食可以充分滿足狗和貓的營養需求。
狗是雜食動物,在過去的一萬年裡與人類一起進化。與狼不同,狗擁有澱粉酶和麥芽糖酶等酶的基因,這些酶使它們能夠有效地消化碳水化合物和澱粉。它們的腸道菌群還含有能夠分解植物性食物並產生一些通常從肉類中獲取的氨基酸的細菌。透過均衡、補充的植物性飲食,狗狗可以在沒有動物產品的情況下茁壯成長。
貓咪是專性肉食動物,需要肉類中天然存在的營養成分,例如牛磺酸、維生素A和某些胺基酸。然而,特製的植物性貓糧透過植物、礦物質和合成來源包含這些營養成分。這並不比餵食貓咪來自工廠化農場的鮪魚或牛肉更「不自然」——後者通常有疾病風險,並給動物帶來痛苦。
精心規劃、補充的植物性飲食不僅對狗和貓來說是安全的,而且比傳統的肉類飲食更健康——而且它通過減少對工業化動物養殖的需求而使地球受益。
參考:
- Knight, A., & Leitsberger, M. (2016). 純素與肉品寵物食品:綜述。 《動物》(巴塞爾)。 https
://www.mdpi.com/2076-2615/6/9/57 - Brown, WY 等人 (2022)。純素飲食對寵物的營養充足性。 《動物科學雜誌》。 https
://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9860667/ - 素食協會 – 素食寵物
https://www.vegansociety.com/news/blog/vegan-animal-diets-facts-and-myths
如果每個人都採用植物性飲食,我們該如何處理那些雞、牛和豬呢?
重要的是要記住,改變不會一蹴可幾。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轉向植物性飲食,對肉類、乳製品和蛋類的需求將逐漸減少。農民將減少飼養動物,並轉向其他農業形式,例如種植水果、蔬菜和穀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意味著更少的動物在出生時就生活在囚禁和痛苦之中。那些留下來的動物將有機會生活在更自然、更人道的環境中。全球轉向植物性飲食,並非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而是一場漸進的、可持續的轉變,造福動物、環境和人類健康。
吃蜂蜜有什麼壞處?
許多商業養蜂實踐對蜜蜂有害。蜂王可能被剪掉翅膀或進行人工授精,工蜂則可能在搬運和運輸過程中死亡或受傷。儘管人類採集蜂蜜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現代大規模生產卻將蜜蜂視為工廠化養殖的動物。
幸運的是,有許多植物替代品可以讓您享受甜味而不會傷害蜜蜂,包括:
米糖漿-由煮熟的米飯製成的溫和、中性的甜味劑。
糖蜜-一種由甘蔗或甜菜製成的濃稠、營養豐富的糖漿。
高粱-一種天然甜糖漿,略帶酸味。
Sucanat – 未精製的蔗糖,保留了天然糖蜜的風味和營養。
大麥麥芽-由發芽的大麥製成的甜味劑,常用於烘焙和飲料。
楓糖漿-一種來自楓樹汁的經典甜味劑,富含風味和礦物質。
有機蔗糖-未經有害化學物質加工的純蔗糖。
濃縮果汁-由濃縮果汁製成的天然甜味劑,提供維生素和抗氧化劑。
透過選擇這些替代品,您可以在飲食中享受甜味,同時避免傷害蜜蜂並支持更富有同情心和可持續性的食物系統。
為什麼要怪我?我沒有殺死那隻動物。
這不是在責怪你個人,而是你的選擇直接助長了殺戮。每次你購買肉類、乳製品或雞蛋,你都在付錢給別人,讓他們奪走一條生命。這或許不是你的行為,但你的錢卻讓它發生了。選擇植物性食物是停止資助這種傷害的唯一方法。
難道不可能實現可持續和道德的動物養殖,例如有機或本地肉類、牛奶或雞蛋嗎?
雖然有機農業或本地農業聽起來更合乎道德,但畜牧業的核心問題仍然存在。飼養動物作為食物本質上是資源密集的——它比種植直接供人類食用的植物需要更多的土地、水和能源。即使是「最好的」農場仍然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森林砍伐,並產生浪費和污染。
從倫理角度來看,「有機」、「放養」或「人道」之類的標籤並不能改變動物在其自然壽命遠未達到時就被飼養、控制並最終被宰殺的現實。生活品質或許略有不同,但結果始終如一:剝削和屠殺。
真正可持續且合乎道德的食品體系建立在植物之上。選擇植物性食品可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節約資源,並避免動物遭受痛苦——而這些益處是動物養殖無論被宣傳得多麼“可持續”,都無法提供的。